今天是:

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调查组关于我市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4-09-11 信息来源:市人大办 浏览次数: 【字体:

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调查组

关于我市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mdash;mdash;2014821日在常德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 鲁祖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今年7月上中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先后组织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开展了本地教育工作情况的前期调研;8月初,又深入市教育局及其下属单位,开展了全市教育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8月上中旬,市人大常委会5个综合评议调查组先后到9个区县(市)和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筹),通过现场视察、听取工作汇报、召开代表座谈会等方式,认真了解教育等4项工作的现状,对教育等4项工作进行了集中评议调查。市人大常委会综合评议调查组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通过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市政府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总的认为,近几年特别是2013年以来,在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教育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依法治教扎实推进,优先战略稳步实施,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校园文化全面领先,教育公平逐步彰显。全市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新常德新创业大局,克难奋进,开拓创新,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目前,我市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进一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我受评议调查组的委托,将教育工作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1.重教氛围日渐浓厚

  一是教育工作得到各级重视。2013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继续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大力实施教育优先战略,为教育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坚持每年议教1-2次,研究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市委王群书记、市政府周德睿市长还多次带领相关市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就有关教育问题现场办公。津市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走访调研了辖区内全部的各级各类学校,解决了一批困扰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

  二是教育投入得到逐步加大。各级克服可用财力总量不大、财政运转压力较大的困难,逐步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入。2013年,全市教育总投入达到60多亿元。

  三是教育事业得到普遍关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全社会更加关心、关注教育事业。各级人大代表围绕教育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大量有针对性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通过这些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较好地促进了一些问题的初步改善或妥善解决。

  2.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依法治教扎实推进。各级政府坚持依法推进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努力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对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执法检查意见、评议意见等,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等,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办理。

  二是教育质量全省领先。我市中考、学考合格率和优秀率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且保持稳中有升势头;高考文科平均分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理科平均分连续5年居全省第二。石门一中因过硬的教学质量,被清华大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学校称号。全市加大了学前教育示范引导、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力度,一批省级、市级示范园陆续挂牌,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原同德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升为本科院校。

  三是教育发展相对协调。在学前教育方面,认真办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一号议案,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动了公办园和普惠园建设。在职业教育方面,市本级公办职业学校正在进行深度整合和迁址新建,县级公办职业学校加大了改扩建力度。在特殊教育方面,高标准建成市特教学校,完善了特殊教育网络。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等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稳步发展。

  四是校园文化蓬勃兴起。近年来,我市率先提出了在全市范围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全面启动了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3.攻坚举措稳步实施

  一是攻坚目标明确。今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打好民生升温、园区攻坚、城市提质三大战役的部署,我市启动了教育三年攻坚战。各级均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教育三年攻坚指挥部,明确了攻坚目标,制定了实施方案,完善了工作职责。

  二是调度督查有力。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攻坚现场调研指导;市攻坚指挥部对有关情况一周一收集,一月一通报,并不定期地召开会议专题调度或进行现场督查。

  三是项目推进较快。各级抢抓有利时机,采取果断措施,快速推进了攻坚项目建设。常德职业教育大学城一批园区主干道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启动,湖南幼儿师范高专和常德技师学院建设进展较快。汉寿县今年计划实施的17个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10个,其余7个项目也正开工建设。

  4.教育民生有效改善

  一是改进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市在合格学校建设、校舍危房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城区学位扩容、教师周转房建设、教学装备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切实加大了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力度。

  二是实施惠民工程。通过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课桌椅、学前教育普惠工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等待遇、贫困学生资助、发放校车营运补贴等一系列惠民措施,在维护教育权利、减轻入学负担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保障校园安全。在保障师生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加大了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虽然我市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深化教育改革不够

  一方面,教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在调研过程中,一些代表反映,当前,唯考分唯升学率的基础教育评价标准盛行,虽然加入了提高率等评价指标,但其比重不高,社会也没有形成共识。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偏重于考试科目学习,忽视了对学生个性、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受生源素质的影响,一些普通高中之间的升学率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教育人事制度亟待改革。一些县级中学的校长反映,根据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学校有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的权利。但人事管理部门在教师招聘录用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学校用人的特点和实际,管得过死,影响了招聘录用工作效率,有时还出现所录人员不能较好地为学校所用的情况。还有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反映,即便是同一财政预算区域内的教师编制,也存在管得过死的情况,不利于教师的合理分配和流动。

  2.落实有关政策不够

  一是扶持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落实。《湖南省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市建设维护税的15%和土地出让收益的10%等收入,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发展职业教育等教育事业。但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市本级征收的14亿多元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中,实际用于教育的(含市本级、武陵区和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约7亿多元,其他两项政策就更没有落实了。政府还没能完全做到依法依规管理和使用这些专项经费。

  二是部分地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没有全额保障。如安乡县规定了2014年教师的绩效工资标准为人均1.86万元,但财政只拨付1.3万元,其余部分需由学校自筹解决,致使一些学校不得不通过挪用公用经费、甚至挤占学生伙食经费的方式来补齐缺口,群众意见较大。

  三是市本级公办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没有全额保障。就这个问题,近几届的市人大常委会及其主任会议多次听取和审议相关情况,要求市政府对照市本级普通高中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全额保障到位。目前,市政府对市本级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只拨付到标准的94%;对市本级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只拨付到标准的85%,分别留了6%15%的尾巴。

  3.保障教育公平不够

  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相对薄弱。特别是偏远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比较落后,表现为校舍陈旧、教学仪器简单、运动场地标准过低甚至缺乏。一些近期实施了项目建设或被列入了攻坚工程的学校,又出现或即将出现新的债务。

  二是城镇学校布局建设与城镇发展现状严重不相适应。随着江北城区的快速扩容,正常迁入和进城务工人员数量急剧增加,其子女(每年超过1000名)就近入学给江北城区小学学位带来的压力很大。而近年来,江北城区不仅小学学位扩容缓慢,还出于消除校舍安全隐患方面的考虑,撤并了一部分小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25所,减少到现在的18所;再加之江北城区的学校布局不太合理,特别是在穿紫河以北的区域,新建住宅小区较多,但至今没有新建一所公办小学,学生不得不在芷兰实验学校、常英学校等民办学校入学,或奔波到老城区学校入学,造成小学大班额问题严重(部分班额超过60多名)。江南城区由于教育投入长年欠账,不仅有大班额的问题,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还较为落后,存在D级危房比例高、安全隐患相当严重、教学基础设施明显落后等情况,是典型的灯下黑。其他县(市)城区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大班额问题。随着中小城镇即将全面放开户籍限制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城镇地区教育需求将快速增长。如不提前做好规划布局,加大建设力度,增加学位供给,今后的问题将会越积越多。

  三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表现为女教师比例较高,部分学校甚至超过了7成,不利于培养学生阳光、勇敢、坚毅的个性。高龄教师所占比例较大,部分年轻教师由于工作量大、待遇低而人心不稳,流失情况比较严重。英语、音乐、美术、信息等专业的教师严重不足,一些农村学校不得不被迫用其他科目老师代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4.实行协调发展不够

  一是学前教育有待继续加强。由于政府投入的长期不足,公办学前教育的覆盖面还比较小,民办普惠园的补贴缺口还比较大,部分城乡适龄儿童不能享受便利、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二是职业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象在我市仍然比较突出。各有关部门、社会、媒体和群众对职业学校的建设发展,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情况关注得不够,普职分流工作难度较大,职业教育发展比较艰难。

  三是民办教育需要重点扶持。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面临的困难较大。一些民办职业学校,由于生源不足及办学特色不突出,现在举步维艰,频临关闭。一些民办基础教育学校由于建设投入大、投资回报慢,再加上受招生政策、师资力量的影响,发展比较困难。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教育工作方针,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并采取有力措施贯彻执行。要坚持定期议教制度,重点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难题。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营造进一步关心、理解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等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未经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对学校进行检查、收费、罚款;实行首查不罚;罚没收入由财政全额拨付给教育捐赠中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等政策和规定。

  2.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切实保证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努力达到两个比例,三个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要求。各级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政策性经费,要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发展职业教育等,不得顶抵教育事业性拨款、教职工人员经费支出或挪作他用。特别是市本级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政策性经费,要逐步达到全部用于发展教育的目标。要全额保障公办教师的绩效工资,维护教师队伍稳定。要全面落实教育三年攻坚专项经费,保障攻坚工作扎实推进,避免各学校出现新的债务。要高度重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向上呼吁和争取将校车纳入燃油补贴政策的范畴,加大政府对校车营运的资助补贴力度,保障校车安全运行。

  3.进一步维护教育公平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强调研,切实解决好城区大班额问题。要统筹考虑市(县)城区和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人口流向和生源状况等因素,提前谋划和加快推进新一轮城镇学校布局和建设。要严格执行教育专项规划,保证城镇教育用地,不得随意调整教育规划和更改教育用地性质。要按照一江两岸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制定市城区教育发展规划,切实加大市本级对江南城区的教育投入,尽快改变江南城区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校的落后面貌,缩小江南与江北的教育差距。要继续实施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要完善城乡学校校长交流制度,促进农村薄弱学校管理理念的转变;进一步规范教师流动,探索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办法,充分发挥优秀校长和合格师资在农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4.进一步促进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推动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要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水平,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要加大学前教育公办园建设和普惠园补贴的力度,充分发挥公办园的示范作用和普惠园的民生作用。要坚持按照合理比例实施普职分流,保证职业教育生源;建立稳定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尽快解决市本级公办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财政全额保障的问题。要积极鼓励和大力引导民办教育发展,并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实施和积极推进。

  5.进一步建强教师队伍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校长选拔任用、考评监督机制,规范校长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完善在职教师培训制度,加强业务管理和能力培训,定期组织教学比武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注重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培养,充分发挥其在全市教师队伍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按照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真正落实好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招聘录用教师的自主权,把好教师入口关,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和专业结构。要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等内容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称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要加大对有偿家教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净化教师队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