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村务公开是实施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对我市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的调查与思考
常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杨善军
在以往的人口计生工作中,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不公开、不透明,给一些党员干部徇私舞弊、执法违法留下了空间和条件,群众对此心怀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疏远,人口计生工作缺乏群众基础。这些问题,一度制约了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和谐健康发展,并使个别地方的人口计生工作步入困境。近来来,我们通过村务公开,将人口计生工作的有关政策、程序、结果等内容告知于民,问计于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本村人口计生工作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力地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
一、主要做法
1把握了“全面、真实、经常”的基本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的村务公开机制。所谓“全面”:一方面是全市所有村(居)都要实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另一方面,公开的内容一定要全面,凡是涉及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方方面面,都应如实全面的予以公开,特别是人们比较敏感的问题更应详细公开,既要公开结果,也要公开过程,做到全公开。所谓“真实”:就是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政策必须依法,对象必须真实,数据必须准确,不能“假公开”。公开的真实与否,会直接影响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好坏,村务公开真实可信,工作过程中的缺点和失误才会暴露出来,从而在群众的监督下,及时纠正和改进。所谓“经常”:就是坚持经常化、一以贯之,切忌搞应付,热一阵、冷一阵,图形式、做表面文章,要做到法律法规政策长期公开,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做到公开内容常换常新。通过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切实尊重和保障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动基层人口计生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的水平,实现“阳光管理”、“阳光服务”。
2明确了需要公开的各项内容。凡是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村民普遍关注的、群众需要知道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以及生殖健康知识,都全面公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类。一是政策类。包括生育政策、奖励优惠政策、处罚政策、流动人口的相关政策。二是程序类。包括办理一孩生育证、再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程序,以及“两扶”对象确认、病残儿医学鉴定、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三是服务类。包括免费服务项目、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男女生殖健康知识。四是维权类。包括计划生育工作纪律和各级的维权监督电话。五是动态类。包括生育政策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环情孕情检测情况、奖励优惠、群众意见建议办理及反馈、本村党员干部生育、节育情况,等等。此外,有的村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村(居)民自治章程,村干部、计生协会员、党员联系计生对象,少生快富典型,本县、乡、村在国家、省、市县级人口计生系统的排位等情况进行公开。在公开过程中,我们注重保护群众的个人隐私。
3确立了统一的公开形式。村务公开的形式多种多样,全市推广的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公开栏公开。就是在村里的主要交通路口、群众聚集地带或便于村民观看的场所,设立固定性、永久性的公开栏2块以上,每块公开栏都设计新颖,制作美观,材料经久耐用。公开栏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类、程序类、服务与维权类内容,要求长期保存;另一部分公布人口出生等动态类内容,要求易于更换与补充。公开栏附近还配套设置群众意见箱,以收集群众意见。公开栏明确专人管理、定期维护,不能张贴与计划生育无关的内容,特别是防止了城市社区的公开栏不要成为广告栏。另外,还有一些村(居)采取入户公开、互联网公开、新闻媒体公开、12356阳光热线公开、便民服务大厅公开、重大节庆日等形式公开。
4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市人口计生委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占到了5%的比重,主要考核公开栏是否及时安装、动态内容是否及时公开、群众是否知晓公开栏上内容。考核形式一方面是定量调查,另一方面是平时督查。每个县随即抽取2-6个村进行检查,每个村分别计分,取平均值作为该县得分。宣传科将此项工作纳入业务工作考核的范畴,所占比例为20%,主要检查上报信息、加强督促等日常工作。
二、主要成效
1监督更加有效。推行村务公开,强化了干部责任和自律,来自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形成新的压力和约束机制,规范了基层干部行政行为,从而提升了人口计生干部形象,融洽了干群关系,推动了工作发展。安乡县安丰乡黄家台村专干黄春莲说:“以前我的工作在乡镇处于什么位置,只有支部书记知道,现在通过公开,全村人民都知道了,排位靠前的话,我必须保持,排位靠后的话,我必须赶上,所以,村务公开迫使我努力工作”。安乡县安裕乡槐圃村支部书记雷光平说:“将本村违法生育对象及社会抚养征收标准公开后,哪怕我们村里不是征收主体,也要全力配合县乡计生部门征收,不然的话,今后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
2群众更加自觉。通过规范村务公开,让群众知晓了相关政策与办事程序,提高了他们少生优生的自觉性。桃源县青林乡马湾村四组肖立平,去年重新组合了家庭,夫妻各有一个小孩,原本计划再生育一个孩子,但是他通过公开栏看见本村和他情况类似的肖志银违法生育小孩后被征收社会抚养费13000元后说:“他生小孩罚了这么多钱,如果我再超生的话,肯定也要罚这么多,我家条件不好,罚不起,这孩子还是不生了”。该村群众还通过公开栏,发现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手续并不复杂,而且办证后还可享受很多优惠政策,纷纷申请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目前,该村总人口只有1189人,但是领取该证的家庭达到127户。
3干部更加坦荡。村务公开还了群众一个明白,干部一个清白,干群关系也进一步融洽。津市市渡口镇枫树村支部书记曾繁丙深有体会地说:“以前,老百姓总是认为村干部搞暗箱操作,我们也是有苦说不出,现在一切都公开了,情况怎么样,老百姓可以自己去看,我轻松多了,真的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工作开展起来也容易多了”。
三、几点体会
1实施民主管理要与时俱进,勇于转型。计划生育号称“天下第一难事”,长期以来,依靠的是强大的外部行政力量推动。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行政的强化、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对法治政府、透明政府、阳光政府、民主政府的要求与呼声越来越高,一些传统的管理方法效力减弱。推行村务公开契合了社会对现代政府法治、透明、民主的要求,具有广阔的生命力。对像计划生育这样重大的社会公共事务,政府在保持传统管理方法的同时,要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管治理念和思路,主动推进管理转型,更多地注重并运用法制、透明、民主、程序、自治等现代管理方法。
2实施民主管理要以群众为主体,激发群众内在活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与创造者。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力量。推行村务公开就是以群众满意为最高目标,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让老百姓积极参与、共同建设。通过村务公开进一步加强了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教育,使之不断增强民主法制意识,积极参与,实现自我管理。
3实施民主管理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因计划生育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官民冲突的事件与现象在过来的工作中,屡有发生。而村务公开通过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通过正常渠道表达利益诉求,依法有序地参与计划生育民主管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极大降低了计划生育管理成本,减少了不少潜在的对抗与冲突,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百利而无一弊。
4实施民主管理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推行村务公开的实践证明,民主管理不可单兵突进,必须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配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协调,与坚持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不断增强民主管理的实效性和兼容性,形成相得益彰、整体推进的格局。
(编辑:曾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