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人大亮点工作扫描】津市市人大常委会:做好“四字”文章 实现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高效转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8 09:49:43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津市市人大积极探索“人大监督+检察监督”模式,通过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高效转化,推动代表建议落实落地、检察建议办理提质增效,推动解决了校园食品安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重点民生问题。人大代表提出关于中央厨房集约化供餐建议转化为检察建议督办后被湖南省检察院评为全省十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在”精”字上做文章。紧盯民本民生、社会热点焦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立足小缺口、突出公益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选衔接转化建议。近年来,先后围绕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园区发展、群众关注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等方面的代表建议进行了衔接转化,代表建议共转化为检察建议22份;围绕检察建议指出的小区电动车充电管理问题、餐厨垃圾处理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后续管理问题等组织代表调研转化为代表建议6件。

在“转“字上做文章。围绕转什么、怎么转、如何督等出台《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实施办法》,规范衔接转化工作流程。建立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联系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转化共识。市检察院定期向市人大报备检察建议,市人大主任会议定期听取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情况报告,使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2023年先后召开联系会议三次,专题听取了市检察院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情况并形成了会议纪要。

在“督”字上做文章。坚持依法监督、协作监督、跟踪监督。对于检察建议转化后的代表建议,一方面人大列为重点建议由主任会议成员带队进行督办,常委会进行办理情况满意度票决;另一方面联工委牵头、各专委协作配合、镇街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积极参与。同时检察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依法督办代表建议转化后的检察建议。为确保双建议衔接转化效果,必要时,市人大与检察院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联合进行跟踪督办,防止检察建议办理文来文往、代表建议办理被动满意。

在“宣”字上做文章。利用微信公众号、电视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双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全面提升“双建议”衔接转化工作的社会知晓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利用代表小组活动,向代表宣讲哪些建议可以转、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如何转等,提升代表对双建议衔接转化的认知,同时邀请提建议代表参与检察建议办理调查、听证等,提升代表参与度。开展双向衔接转化成果展,在代表大会期间,在会场、代表驻地利用展版举办双建议衔接转化成果展,提升代表成就感,激励和鼓舞代表多调研、多提高质量转化建议,调动代表参与双建议衔接转化的积极性。

95522e358cee4e5f92ce3dbdfda435f3.jpg

津市市人大常委会与津市市人民检察院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联席会议现场

来源:津市市人大常委会

编审:薛野

签发:董文书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