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15:38:40
2021-12-31 15:38:40

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1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文件(十九)

 

 

关于常德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1年全市及市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16日在常德市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常德市财政局局长  杨天生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我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全市及市级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时期全市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十三五”时期,全市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财政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大力实施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市财政运行比较平稳,有力支持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财政实力登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86亿元,进入全省前三,比2015年增长26.39%三五”期间年均增长4.79%;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比重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收入质量稳居全省市州前列。2017- 2019年,在全省真抓实干改善财政收入质量等财政管理考核中,常德市连续三年获得奖励,在全省市州中成绩最为突出。

服务大局呈现新作为。以服务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为重点,“十三五”期间市财政投入超过50亿元,支持园区建设、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品牌行动、文旅产业、外经外贸、航班航线、交通发展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引导和支持财鑫担保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十三五”期间帮助各类创业主体获得担保贷款500多亿元,支持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防控风险打开新局面。2018年全面启动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工作为标志,全市打响了防化债工作攻坚战,支出责任划分、隐性债务化解、平台公司整合转型、债务风险缓释等工作扎实推进,全市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债务风险的底线,20182019年全市防化债工作考核连续两年居全省市州前列。

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4.83亿元,比2015增长44.15%“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59%。过去五年,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累计投入1996亿元,“十二五”时期1.6财政支出的民生导向持续增强。

财政改革取得新突破。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全面覆盖预算单位,“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和绩效意识逐步建立;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政府采购管理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和放管服改革、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改革、财政投资评审管办分离改革成效明显,内控制度建设、财政监督不断加强,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全面完成,个人所得税、环保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平稳实施。省与市县在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科技、交通等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成,市与市辖管理区的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二、2020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稳健。

(一)2020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20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86亿元,比2019年增长2.36%(以下简称增长或下降)加上上级补助等转移性收入499.81亿元,收入合计687.67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614.83亿元,加上上解上级等转移性支出48.53亿元,结转下年24.31亿元,支出合计687.67亿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件1

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35亿元,增长1.17%,加上上级补助等转移性收入136.67亿元,收入合计222.02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22亿元,加上上解上级等转移性支出93.79亿元,结转下年5.01亿元,支出合计222.02亿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件2

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及相关收入征管单位紧盯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转正、非税占比不高于去年的目标任务,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期、减税降费政策翘尾期叠加疫情影响,加强收入征管,压实工作责任,通过共同努力,扭转了财政收入负增长的局面,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86亿元,增长2.36%,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23.63亿元,增长2.44%;非税收入64.23亿元,增长2.23%,非税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34.19%,占比低于去年

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全市级各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大力盘活存量资金,加强全口径预算统筹,积极服务发展大局,为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维护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4.83亿元,增长1.03%剔除企业养老保险实省级统筹因素,同口径增长7.57%;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22亿元,下降5.04%剔除企业养老保险实省级统筹因素同口径增长4.07%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3.79亿元,加上上级补助98.52亿元,上年结转30.01亿元,收入合计382.32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5.52亿元,加上上解上级、补助下级及调出资金87.6亿元,结转下年29.2亿元,支出合计382.32亿元,当年收支平衡。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1.65亿元,加上上级补助31.8亿元,上年结转22.87亿元,收入合计146.32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6.17亿元,加上上解上级、补助下级及调出资金47.97亿元,结转下年22.18亿元,支出合计146.32亿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件3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868万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08万元,加上调出资金860万元,支出合计2868万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件4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共5项,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管理,其余3实行分级管理。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6.31亿元,其中保险费收入34.25亿元,利息收入0.57亿元,财政补贴收入29.88亿元,下级上解等收入1.61亿元。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4.71亿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60.52亿元,大病保险支出3.05亿元,上解上级以及补助下级等支出1.14亿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6亿元,加上上年结余47.36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8.96亿元(详见附件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算执行情况都是快报数,在决算编制汇总后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主要支出政策落实情况

全力保障防疫支出。建立疫情防控应急专项资金审核审批机制和紧急采购机制,开通资金支付绿色通道,确保应急专项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全市共拨付抗疫资金5.5亿元,重点支持医疗设备和防控物资采购、公共救治中心建设、患者医疗救治、疫情防控人员补助等。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市级安排11.55亿元支持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其中安排8.48亿元支持工业及园区发展、科技创新、文旅产业、现代农业、品牌战略等,安排3.07亿元支持开放型经济、航线航油补贴、交通建设等。

步提高社保水平。市级发放稳岗返还补贴2324万元,保234家企业2.62万名职工稳定就业;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2917万元,惠及6840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六”。城市、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391元、246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8760/年6000/年;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和死亡家庭特别扶助标准分别提高到700/月、850/月;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一提高到70/人·月,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稳步提标。

支持教育公平发展。市级安排基础教育经费4.27亿元,重点支持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学前教育普惠行动,加快推进荷花中学、武陵区一小等新建学校项目和市一中等城区学校提质改造项目;安排职业教育经费3.53亿元,主要用于常德大学城建设、市直公办职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政策性资金配套等。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市级筹措资金11.14亿元用于支持市人民医院、市第一中医院和康复医院能力建设;安排3123万元用于市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配套补助及市直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补助;安排368万元用于全市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运行补助。

支持决胜脱贫攻坚。市级安排5900万元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加强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消费扶贫,全市共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2202万元。

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市级拨付污染防治、生态环保资金4.7亿元,重点支持污水及黑臭水体整治、垃圾处理、秸秆禁烧等;与怀化市、张家界市签订沅、澧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实现了全市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覆盖;完成全市两批次共16个物种、313家陆生野生动物养殖户的退出补偿审核工作,共落实补偿金额7410万元。

各位代表,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以及减税降费政策短期减收效应持续显现等因素影响下,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等相关指标尽管未能实现年初预期,但成功扭转了收入负增长的颓势,财政实力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积极调度、强力推进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鞭策鼓励、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中央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不可持续,当前我市新兴财源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收入增长较为乏力;而保“三保”、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高铁等重点项目支出持续增长,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财税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繁重艰巨,财政管理的绩效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1年全市及市级预算草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之年。根据中央、省、市的有关要求,结合财政收支形势,2021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三保”支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支持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科学预测全年收支预期,贯彻零基预算理念,强化预算法治意识,硬化预算刚性约束,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着力构建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据上述指导思想,2021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保重点。坚持“先基本支出、后项目支出”,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重点保障“六稳”“六保”、产业发展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控一般。建立“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支出。三是提绩效。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大幅压减低效支出,坚决取消无效支出,着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四是守底线。牢牢守住库款管理、债务风险底线,严格债务总量管控,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一)主要支出政策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21年支出预算安排紧紧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加大对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工程机械、烟草、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支柱产业,支持园区发展壮大。围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外贸企业破零倍增、外贸融资服务等工作,助推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升开放水平。

教育方面。支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持续扩增普惠性教育资源,缓解“入学难、入学贵”的问题。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消除大班额专项行动、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设立乡村教师人才津贴制度。完善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支持职业教育优质发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支持就业创业,鼓励个人创业,继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及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帮扶。保障社保待遇,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和救助水平,做好特困群体兜底保障工作。落实市辖区城市低保资金配套补助政策。支持引导社会化养老服务,落实高龄补贴、孤儿救助、大病慈善救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民生政策。

卫生健康方面。支持推进健康常德建设,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落实药品零差率补助机制,支持深化综合医改。支持生物医药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村振兴方面。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资金支持规模、力度总体稳定。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持续提升“常德品牌”生态农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支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及农村安全饮水提质改造。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销号。支持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深化河湖长制,落实禁捕退捕,狠抓黑臭水体整治,切实改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支持大气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饮用水源地监测监管及耕地周边重金属管控。

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通过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专项债券支持,以及PPP模式等途径解决公共服务领域重点项目资金需求,重点推进城东新区、高铁新城等片区开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常益长高铁、常德高铁枢纽站、益常高速复线等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振兴常德水运。支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

(二)收入预计及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95.37亿元,增长4%,其税收收入131.14亿元,增长6.07%;非税收入64.23亿元,与上年持平;加上上级补助等转移性收入424.12亿元收入合619.49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48.96亿元,比2020年预算增长5%加上上解上级等转移性支出52.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8.43亿元,支出合计619.49亿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件6

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8.76亿元,增长4%,其中税收收入55.1亿元,增长6.6%;非税收入33.66亿元,与上年持平;加上上级补助等转移性收入109.11亿元,收入合计197.87亿元。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21.73亿元,比2020年预算增长5%加上上解上级等转移性支出72.89亿元,结转下年支3.25亿元,支出合计197.87亿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件7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08.95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7亿元,上年结29.2亿元,收入合计238.85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7.35亿元,加上上解上级、补助下级及调出资金28.14亿元,结转下年23.36亿元,支出合计238.85亿元,当年收支平衡。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92.88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08亿元,上年结22.18亿元,收入合计115.14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5.52亿元,加上上解上级、补助下级及调出资金11.88亿元,结转下年17.74亿元,支出合计115.14亿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件8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3975万元,全部为利润收入。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2783万元,加上调出资金1192万元,支出合计3975万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件9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2.45亿元,其中保险费收入38.09亿元,利息收入0.6亿元,财政补贴收入31.41亿元,下级上解等收入2.35亿元。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9.06亿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63.41亿元,大病保险支出3.21亿元,上解上级以及补助下级等支出2.44亿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39亿元(详见附件1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大部分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召开,现在提请审查的全市预算是按惯例由市里代编的,待各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当地2021年预算后,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四、切实做好2021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

根据2021年预算草案编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任务,全市财政改革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稳速提质为目标,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加强政策研究,重点关注地方税、直接税改革动向,积极对接落实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建成用好财税综合信息平台,着力推进财税综合治税体系建设,进一步挖掘税收增长潜力规范非税收入征缴,压实相关收入征管单位责任,强化收入入库管理。加强协调联动,积极归集土地出让收入。通过凝聚各方工作合力,确保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收入质量稳步提升。

(二)以保民生促发展为目标,积极做好支出保障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聚焦开放强市产业立市重点任务,优化财政投入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放大常德政府性融资担保的品牌效应;大力支持以产业基金为主导的招商引资,采用后补助、风险补偿、财政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民间资金、社会资源参与支持产业发展

)以防范化解风险为目标,积极做好债务管理工作。做好“控增量、化存量、防风险、推转型、开前门”工作,落实隐性债务化解措施,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平滑缓释债务风险。继续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在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中的作用。

)以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积极推进财政改革。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强化实施“零基预算”,持续推进专项资金实质性整合,深入推进项目库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项目滚动管理机制;规范预算执行管理,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统筹,大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实效。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严格对照省与市县相关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案,进一步明晰市与区县市有关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着力推动市与市辖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促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加强财政法治建设,严格贯彻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守紧财政管理“六条红线”,建立健全财政工作“四项机制”,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进一步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监督、会计监督作用,纵深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投资评审管理、资产管理,着力打造阳光财政、法治财政。

各位代表,2021年,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监督,认真听取市政协建议,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为全市“十四五”顺利开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附件1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表

单位:亿元

预算科目

2019

决算数

2020

快报数

增长%

预算科目

2019

决算数

2020

快报数

增长%

一、税收收入

120.69

123.63

2.44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57.40

56.06

-2.33

二、非税收入

62.83

64.23

2.23

二、公共安全支出

24.93

24.92

-0.04





三、教育支出

76.45

78.47

2.64





四、科学技术支出

9.83

13.96

42.01





五、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8.95

8.15

-8.94





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08.50

92.56

-14.69





七、卫生健康支出

56.01

61.07

9.03





八、节能环保支出

19.15

20.01

4.49





九、城乡社区支出

55.75

53.13

-4.70





十、农林水支出

91.10

94.46

3.69





十一、交通运输支出

31.80

38.11

19.84





十二、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8.71

12.39

42.25





十三、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3.09

2.47

-20.06





十四、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7.54

6.69

-11.27





十五、住房保障支出

24.75

25.48

2.95





十六、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2.39

3.02

26.36





十七、债务付息支出

13.81

16.02

16.00





十八、其他支出

8.38

7.86

-6.2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计

183.52

187.86

2.3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小计

608.54

614.83

1.03









转移性收入小计

537.45

499.81


转移性支出小计

112.43

72.84


返还性收入

15.51

15.51


返还性支出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247.09

254.60


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66.28

57.50


专项转移支付支出




债务转贷收入

82.29

57.57


债务还本支出

62.09

34.40


上年结转收入

27.61

27.01


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5.32

6.04


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8.19



调出资金




调入资金

90.48

87.62


上解上级

8.01

8.09






年终结余

27.01

24.31






  其中:结转下年

27.01

24.31






    净结余




收  入  合  计

720.97

687.67


      

720.97

687.67


 


附件2

2020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表

单位:亿元

预算科目

2019

决算数

2020

快报数

增长%

预算科目

2019

决算数

2020

快报数

增长%

一、税收收入

52.07

51.69

-0.73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3.40

10.31

-23.06

二、非税收入

32.29

33.66

4.24

二、公共安全支出

10.10

7.15

-29.21





三、教育支出

13.24

13.78

4.08





四、科学技术支出

2.24

2.32

3.57





五、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2.65

2.18

-17.74





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1.95

14.02

-36.13





七、卫生健康支出

3.73

4.17

11.80





八、节能环保支出

5.08

5.42

6.69





九、城乡社区支出

22.22

22.97

3.38





十、农林水支出

5.76

6.04

4.86





十一、交通运输支出

12.46

18.27

46.63





十二、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1.96

1.68

-14.29





十三、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1.19

0.82

-31.09





十四、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1.64

1.14

-30.49





十五、住房保障支出

3.36

3.90

16.07





十六、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0.41

0.49

19.51





十七、债务付息支出

6.85

7.20

5.11





十八、其他支出

1.52

1.36

-10.5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计

84.36

85.35

1.1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小计

129.76

123.22

-5.04









转移性收入小计

149.56

136.67


转移性支出小计

104.17

98.80


返还性收入

9.11

9.11


返还性支出

3.22

3.22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67.65

63.09


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

40.25

38.58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13.49

11.67


专项转移支付支出

37.03

29.76


债务转贷收入

12.18

23.29


债务还本支出

1.06

14.99


上年结转收入

5.83

5.56


转贷政府债券支出

8.67

3.24


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4.38



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4.66

0.20


调入资金

34.33

20.55


调出资金




  下级上解

2.60

3.40


上解上级

3.72

3.80






年终结余

5.56

5.01






  其中:结转下年

5.56

5.01






    净结余




      

233.93

222.02


      

233.93

222.02


 


附件3

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总表

单位:亿元

预算科目

快报数

预算科目

快报数

全市

市级

全市

市级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247.25

88.15

一、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0.02


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5.17

2.87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82

0.01

三、污水处理费收入

1.33

0.63

三、城乡社区支出

178.80

47.51

四、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0.04


四、农林水支出

0.08





五、债务付息支出

4.82

2.21




六、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

11.05

1.71




七、其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

66.52

24.28




八、其他支出

1.41

0.45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小计

253.79

91.65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小计

265.52

76.17

上级补助收入

98.52

31.80

上解上级及补助下级支出

0.07

27.51

调入资金



调出资金

87.53

20.46

上年结转

30.01

22.87

结转下年

29.20

22.18

      

382.32

146.32

      

382.32

146.32

 


附件4

2020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总表

单位:万元

预算科目

快报数

预算科目

快报数

一、利润收入

2868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投资服务企业利润收入

2672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2008

建筑施工企业利润收入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

1598

转制科研院所利润收入

196

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300

二、股利、股息收入


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110

国有控股公司股利、股息收入


三、转移性支出

860

国有参股公司股利、股息收入


调出资金

860

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股利、股息收入




三、产权转让收入




四、清算收入




五、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小计

2868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小计

2868

上年结转


结转下年


收 入  计

2868

支 出  计

2868

 


附件5

2020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总表

单位:亿元

项    目

快报

 

合  计

机关事业

单位基本

养老保险

基    金

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

保险基金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工伤保险

 

基    金

失业保险

 

基    金

一、本年收入

66.31

6.57

17.80

39.79

1.69

0.46

1.保险费收入

34.25

3.98

17.09

12.36

0.50

0.32

2.利息收入

0.57


0.23

0.23

0.03

0.08

3.财政补贴收入

29.88

2.34

0.32

27.20

0.02


4.其他收入

0.16


0.16




5.转移收入

0.25

0.25





6.下级上解收入

1.20




1.14

0.06

二、本年支出

64.71

6.40

16.87

38.90

1.68

0.86

1.社会保险待遇支出

60.52

6.35

16.71

35.85

1.09

0.52

2.大病保险支出

3.05



3.05



3.其他支出

0.22

0.03




0.19

4.转移支出

0.18

0.02

0.16




5.补助下级

0.69




0.59

0.10

6.上解上级

0.05





0.05

三、本年收支结余

1.60

0.17

0.93

0.89

0.01

-0.40

四、上年结余

47.36

0.68

17.27

23.87

1.69

3.85

五、年末滚存结余

48.96

0.85

18.20

24.76

1.70

3.45

 


附件6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草案

单位:亿元

预算科目

2020

快报

2021

预算数

增长%

预算科目

2020

预算数

2021

预算数

增长%

一、税收收入

123.63

131.14

6.07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58.04

53.26

-8.24

二、非税收入

64.23

64.23


二、公共安全支出

23.58

24.92

5.68





三、教育支出

72.49

74.47

2.73





四、科学技术支出

6.07

6.57

8.24





五、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9.16

9.56

4.37





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90.96

95.98

5.52





七、卫生健康支出

53.45

57.57

7.71





八、节能环保支出

15.51

16.01

3.22





九、城乡社区支出

45.10

48.68

7.94





十、农林水支出

71.95

80.42

11.77





十一、交通运输支出

14.55

18.10

24.40





十二、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7.59

8.12

6.98





十三、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3.52

3.64

3.41





十四、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5.33

5.36

0.56





十五、住房保障支出

17.63

19.25

9.19





十六、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1.64

1.78

8.54





十七、债务付息支出

15.68

17.01

8.48





十八、其他支出

10.57

8.26

-21.8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计

187.86

195.37

4.0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小计

522.82

548.96

5.00









转移性收入小计


424.12


转移性支出小计


70.53


返还性收入


15.51


返还性支出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254.60


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57.50


专项转移支付支出




债务转贷收入


44.01


债务还本支出


44.01


上年结转收入


24.31


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调出资金




调入资金


28.19


上解上级


8.09






年终结余


18.43






  其中:结转下年


18.43






    净结余




收  入  合  计


619.49


支  出  合  计


619.49



附件7

2021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草案

单位:亿元

预算科目

2020

快报

2021

预算数

增长%

预算科目

2020

预算数

2021

预算数

增长%

一、税收收入

51.69

55.10

6.60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2.81

10.31

-19.52

二、非税收入

33.66

33.66


二、公共安全支出

9.24

9.15

-0.97





三、教育支出

12.16

12.78

5.10





四、科学技术支出

1.15

1.18

2.61





五、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2.30

2.38

3.48





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9.69

12.02

24.05





七、卫生健康支出

3.78

4.07

7.67





八、节能环保支出

3.66

3.92

7.10





九、城乡社区支出

18.50

19.97

7.95





十、农林水支出

5.40

6.12

13.33





十一、交通运输支出

9.58

12.77

33.30





十二、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1.52

1.58

3.95





十三、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0.95

0.97

2.11





十四、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1.50

1.52

1.33





十五、住房保障支出

3.21

3.90

21.50





十六、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0.33

0.40

21.21





十七、债务付息支出

9.20

9.38

1.96





十八、其他支出

10.95

9.31

-14.98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计

85.35

88.76

4.0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小计

115.93

121.73

5.00









转移性收入小计


109.11


转移性支出小计


76.14


返还性收入


9.11


返还性支出


3.22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63.09


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


38.58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11.67


专项转移支付支出


14.46


债务转贷收入


12.83


债务还本支出


12.83


上年结转收入


5.01


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调出资金




调入资金


4.00


上解上级


3.80


下级上解


3.40


年终结余


3.25






  其中:结转下年


3.25






    净结余




      


197.87


      


197.87


 


附件8

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草案

单位:亿元

预算科目

预算数

预算科目

预算数

全市

市级

全市

市级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204.03

90.00

一、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0.02


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3.58

2.20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45


三、污水处理费收入

1.31

0.68

三、城乡社区支出

162.25

76.01

四、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0.03


四、农林水支出

14.35

6.33




五、债务付息支出

7.58

3.10




六、其他支出

0.70

0.0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小计

208.95

92.8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小计

187.35

85.52

上级补助收入

0.70

0.08

上解上级及补助下级支出

0.07

8.00

调入资金



调出资金

28.07

3.88

上年结转

29.20

22.18

结转下年

23.36

17.74

      

238.85

115.14

      

238.85

115.14

 


附件9

2021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草案

单位:万元

预算科目

预算数

预算科目

预算数

一、利润收入

3975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投资服务企业利润收入

3808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2783

建筑施工企业利润收入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

1773

转制科研院所利润收入

167

    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860

二、股利、股息收入


    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150

国有控股公司股利、股息收入


三、转移性支出

1192

国有参股公司股利、股息收入


    调出资金

1192

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股利、股息收入




三、产权转让收入




四、清算收入




五、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3975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小

3975

上年结转


结转下年


收 入  计

3975

支 出  计

3975

 


附件10

2021年市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草案

单位:亿元

项    目

预算数

合  计

机关事业

单位基本

养老保险

基    金

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

保险基金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工伤保险

 

基    金

失业保险

 

基    金

一、本年收入

72.45

6.82

19.24

42.57

3.16

0.66

1.保险费收入

38.09

4.26

18.53

13.78

0.98

0.53

2.利息收入

0.60


0.25

0.24

0.03

0.08

3.财政补贴收入

31.41

2.52

0.32

28.55

0.02


4.其他收入

0.14


0.14




5.转移收入

0.04

0.04





6.下级上解收入

2.17




2.13

0.05

二、本年支出

69.06

6.82

17.86

40.67

3.06

0.64

1.社会保险待遇支出

63.41

6.80

17.67

37.46

1.03

0.45

2.大病保险支出

3.21



3.21



3.其他支出

0.15





0.15

4.转移支出

0.22

0.02

0.19




5.补助下级

1.88




1.88


6.上解上级

0.19




0.15

0.04

三、本年收支结余

3.39


1.38

1.90

0.10

0.01

四、上年结余

48.96

0.85

18.20

24.76

1.70

3.45

五、年末滚存结余

52.35

0.85

19.58

26.66

1.80

3.4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