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兰
“找谁呀?”“找你们村的唐小兰书记。”“我带你去村部找她。”近日,在听到记者要找市人大代表、黄土店镇沧山村党总支书记唐小兰,一位村民热情地把记者带了过去。“她特别有能力,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大变化。”这是黄土店镇沧山村一位普通村民对唐小兰的评价。
“沧山村的水土养育了我,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回报它。”这是唐小兰在工作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正是凭着这样的初心与信念,2014年,唐小兰当选为黄土店镇沧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成为沧山村第一位女支书。2016年,她当选为市第七届人大代表。
不忘初心履职为民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出生于1971年的唐小兰,一直生活在美丽静谧的“白鹭之乡”花岩溪,1992年她从花岩溪林场嫁到沧山,凭着一颗真心、一股干劲、一份执着,唐小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她深知人民赋予的不只是一个“市人大代表”的称号,更是一种极大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
初任支书的唐小兰,第一件事就是把沧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搞起来。沧山村是由原来的彭家桥村和海坪桥村合并而成。合村前,海坪桥村连一条水泥路、一盏路灯都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合村后,为了改变沧山村落后的面貌,唐小兰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个机遇,立足村情民情实际、发挥优秀乡贤作用,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她的带领下,全村上下通力合作,共硬化公路10.3公里、安装光伏路灯220盏、浆砌沟渠1200米,还在村主干道修建定点垃圾池,切切实实地让沧山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了使村民有一个更适宜的村居环境,唐小兰加大对沧山村绿化种植的投入,先后在207国道两旁种植草皮达5.2公里、在村主道两旁栽种银杏、红叶石楠、红枫、紫薇等苗木480株,现在的沧山村,随处可见成片的繁茂绿色和姹紫嫣红。之后她又抓紧抓实整治人居环境,为全村452户人家发放了分类垃圾桶,给村里配备了专职的保洁员,沧山村的卫生条件相比从前有了质的飞跃。她还积极主动推进全村改水改厕工作,迄今为止已完成全村233户改厕任务,预计今年12月底全面完成整村厕所革命。
发展乡村旅游 走出产业振兴路
唐小兰用她的不懈努力,履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重承诺,让沧山村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17年,沧山村被定为“市级美丽乡村”的示范点村。现在,被沧山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吸引而去的游客越来越多,沧山百姓与他们的唐支书之间的那份情谊也越来越浓。
水清了、路通了、灯亮了,村民们的口袋还要鼓起来,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一直是唐小兰思考的问题,针对该村山绿水清环境美的实际,她想到了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尝试走乡村旅游之路。沧山村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和水资源,唐小兰抓住这个优势,大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带领全村共同致富。在村党支部引领下,2018年5月成立了灵秀沧山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和蟹泉池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2018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收入13.16万元,按照村集体经济三年实现每年递增10%的速度,预计到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将达到17.5万元。现在,沧山村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村民们也有了自己的稳定收入来源,许多外出务工的人也纷纷回家乡发展,为家乡出力,唐小兰没有辜负村民对她“做全村共同富裕引路人”的期待。
“现在,全村路通了、灯亮了、树多了、水也清了,家家户户在她的带领下脱了贫、致了富。这么多年,唐支书就是村里的‘大家长’,只要是为老百姓好的事情,她都愿意去做,并且坚持去做。”在接受采访时,前任支书朱太和非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她先后对乡村旅游和基层建设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撰写了《关于以“二广”高速通车为契机加速花岩溪旅游发展》和《关于把握并村机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议,得到了市旅游局和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重点建议进行办理。
心系群众 为特殊困难群体办实事
在走访时,唐小兰发现村里有6个五保户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居住的房屋摇摇欲坠,非常危险。她第一时间带人去这6个五保户家里了解情况,紧接着就拨出10万元迅速为这6个五保户进行危房扩改建。唐小兰做事一直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用她自己的话说:“老百姓的事情从来没有小事,更没有不急的事。”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唐小兰才能始终如一的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从不打折扣。
“要是没有唐支书的帮助,家里房子倒了,就没有地方可以住了,我非常感谢唐支书。”房屋被改建的五保户唐德安感激地说。
每当村里的群众有困难时,无论对孤寡老人、烈士军属、病灾群众、留守儿童、困难党员,唐小兰都慷慨解囊,给他们送钱送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鼓励他们拼搏进取,不轻言放弃。
“人大代表是荣誉,更是责任和使命。无论作为村支书还是人大代表,我要做的远远不止于此。”铿锵有力的表达,唐小兰用坚毅柔情彰显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