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0-01-20 09:39:53

方业驰

发布时间:2019-12-18 信息来源:市人大常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澧水南,彭山下,207国道旁,一排整齐漂亮的楼房伫立在两旁,路面干净,花草环绕。10月29日,记者来到停弦渡镇福船村,村支书方业驰早早在路口和几个村干部一起,设置秸秆禁烧标语。

眼下是收割季节,上级要求各村禁止焚烧秸秆,村里有些老人思想放不开,方业驰就和村干部分头上门做思想工作,并安排宣传车辆,在各条路上进行宣传。

福船村紧临澧水,水患突出,田少地稀,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1980年,澧水冲进村子,全村100多户人家房倒屋塌,村民一贫如洗。

为了改变村子的面貌,1981年,30岁的方业驰走马上任村支书。经过走访调查后,方业驰认定,只有改善基础设施,破解水患之困,村子才能富起来。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找村里外出富裕起来的人,希望他们建设家乡,回报家乡,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方业驰告诉记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复船村获得投资,完成了筑堤建垸、土地整理、移民建村3件大事。

水患得以根除,福船村改变了模样。农民生活好了,但想要富裕,农民还得有额外收入,村子集体还得有产业。近几年来,福船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合作社+村民”、“村民+专家顾问团的”的模式,走“支部领办、土地入股、抱团经营、二次分红”的路子,农民积极参与,提高收入。

“我们开办乡村振兴培训课堂,农民土地入股经营合作社,农业专家手把手教他们种植经济作物。”方业驰带着记者走在村子宽敞的水泥路上,一边介绍高新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一边带领记者走进福船农庄。

“这边是住宿区,那边是餐饮区,外面是游乐场所。我们村子集体通过入股,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来打工,大家有了额外收入,都不用外出打工了。”方业驰领着记者走进福船农庄,并表示村子集体入了股,集体经济也有了收入。

投资2000多万元,集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五星级乡村旅游景点复船农庄和全县首家出口烟花企业的落户,福船人成了名副其实的“两栖农民”。

福船村由3个村合并而来,在合并之前,三个村共计有280多万元的村级债务。为了解决债务问题,方业驰开展“三资”清理,积极招商争资、节支截流,全面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两年累计化解债务100多万元。同时,为了解决农民灌溉难问题,方业驰发动群众筹资筹劳,修建和改造公路6300多米,疏洗主排洪沟渠3300多米,新建、清淤、硬化堰塘10口,疏洗灌溉渠10000余米,修复灌溉电排1座。为了美化人居环境,方业驰带领村民一起干,屋前屋后,垃圾分类,保洁卫生,推进厕所革命,新增改厕农户150户,全村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一瘸一拐带着记者走在宽敞的大路上,方业驰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据方业驰回忆,1996年10月的一个早晨,他帮村民到县城办事,被一台大货车撞飞,当场不省人事,经过抢救,总算捡回了一条命。后来因骨巨细胞瘤,方业驰做了关节置换手术。

虽然身体落下残疾,方业驰每天都会拖着病腿,在村里到处转,有事解决问题,没事上乡亲们的门,听听民情民意。

前些年,农村中整酒敛财、打牌赌博风气兴盛,群众意见很大。为净化民风,方业驰号召大家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爱护环境、尊老爱幼、守法知礼,在村里开展“六好”村民评选及“红黑榜”公示,表彰好人好事。

与此同时,方业驰积极在外争取资金,在村部建起了文化体育广场和老人活动中心、留守儿童乐园、农家书屋,营造文明氛围,福船村也因此成功申报省文明创建村。

作为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方业驰一边解民忧,一边谋发展。当选代表以来,方业驰保持充分的精力和时间参加各种代表活动,不断学习充电,通读了《宪法》《代表法》等十多部法律法规,还积极参加县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厦门大学、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等多次培训学习。

扎根一线、深入调研,方业驰在市人代会上领衔提出和参与提出了《关于打击非法电捕鱼保护水生态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关于振兴我市油茶产业的建议》《关于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的建议》等7件建议案,每一件建议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

今年,为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方业驰实地走访调查,他提出不能光从禁烧着手,而应该堵疏结合,为秸秆寻找出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每天都会对农民做思想工作,同时组织周围企业对收割后的秸秆进行回收利用。”方业驰告诉记者,眼下进入深秋,焚烧秸秆影响空气质量,只有对秸秆回收处理,让农民落到实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如今,方业驰已68岁“高龄”,虽是病残之躯,他却仍然像一个精神抖擞、精力旺盛的船长,驾驶着福船村这艘幸福之船,带领乡亲们驶上更美好的航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