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鼎城>详细内容

田野上的“三员”交响曲:镇德桥镇人大代表履职记

发布时间:2025-07-18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盛夏时节,鼎城区镇德桥镇广袤的田野上,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在烈日的照耀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65名人大代表(57名镇人大代表、7名区人大代表、1名市人大代表)的身影格外活跃。他们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如同一支和谐的交响乐团,在基层治理的舞台上,时而化身法律法规的“宣讲员”,时而成为民情民意的“联络员”,时而又担起部门履职的“监督员”,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谱写着服务人民的动人乐章。

区人大代表到村视察调研现场

制度筑基:精准发力,号角在田野吹响

年初镇人大会议上,镇人大主席团吹响了履职的号角。围绕落实“三会三文”工作机制,代表们集思广益,最终结合该镇农业产值占比超80%、水稻生产牵动千家万户的突出镇情,精准锚定了工作靶心:聚焦“一个产业”——水稻种植业;落实“两名联系”——每名人大代表固定联系两名水稻种植户;精学“三部法律”——每位人大代表结合自身职责与群众需求,认领三部法律法规深入学习。

这“123”工作法,成为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的行动指南。带着任务、带着关切,代表们走出会议室,一头扎进群众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用心捕捉那些“烦心事、糟心事”,为精准履职奠定了坚实基础。

化身“宣讲员”:法润乡土,解心结于源头

依法履职、依法说理、依法说情,在镇德桥镇人大代表中已成为一种自觉。代表们深知,法律不仅是武器,更是化解心结的良药。

沈英、杨仙梅等镇人大代表在走访中,敏锐察觉左某、张某两户因家庭琐事深陷离婚僵局,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问题如乱麻难解。代表们并未退缩,他们迅速联系乡镇法庭工作人员,共同走进当事人家庭,一面耐心调解,一面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情理法交融之下,双方终于达成协议,避免了矛盾升级。沈英坦言:“这类法律知识确实是我们急需补上的短板。”

镇人大主席团闻风而动,及时邀请法律学者开设“以案说法”专题课,聚焦《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等群众身边法。课堂上,代表们踊跃提问。杨仙梅课后感慨:“这堂课太及时了,填补了我们的知识盲区,以后调解婚姻纠纷更有底气了!”如今,相互交流学习“三部法律”在代表中蔚然成风,镇人大主席团更定期邀请法律专家答疑解惑,持续为这支“法治轻骑兵”充电赋能。

化身“联络员”:纾困解忧,化干戈于驿站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履职的前哨,更是群众解忧的驿站。代表们化身“民情联络员”,用心倾听,用力搭桥,让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到出口。

李建军、龙新莲、龚剑等镇人大代表在走访时,听到了农户王某军夫妇压抑多年的苦水:辛苦攒下的10万元养老钱,借给堂兄弟王某云应急,近十年讨要无果。老两口眼中满是懊悔与无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镇人大主席团立即行动,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双方当事人、法院人员及人大代表现场调解。通过代表们入情入理地劝解、法院人员对借贷法规的明晰阐释,张某元最终流下悔悟的泪水,双方就还款达成一致。

今年以来,镇人大主席团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已成功化解各类纠纷5起。这既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也有效节约了宝贵的司法资源。镇人大代表龚剑深有感触:“参与调解,不仅丰富了法律知识,更真切感受到群众信任度的提升,这份认可千金难换。”

化身“监督员”:疏通梗阻,护发展于关键

田间地头的痛点,就是人大代表监督的焦点。代表们擦亮监督之眼,化身“部门监督员”,推动梗阻破除,为发展清障护航。

随着无人机在水稻播种、施肥、植保等环节广泛应用,空中密布的杆线带来的操作效率低下与安全隐患,成为种植户们新的“烦心事”。雷思英、欧阳萍等区人大代表深入刘家桥、同心坝、卧龙岗等村调研后,迅速形成建议提交相关部门。民声就是命令!鼎城区工信局牵头,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公司迅速响应,7月1日以来,累计出动车辆13台、人员61人次,在镇德桥镇扶正电杆10根、规整线路万余米。昔日恼人的空中“蜘蛛网”得到有效治理,为农业机械化的翅膀扫清了障碍。“这事办得实在!风险小了,操作更顺心了!”刘家桥村种植户曾小平赞叹不已,道出了农户们由衷的满意。

硕果盈枝:民呼我应,满意写于答卷

镇德桥镇三级人大代表以“三员”身份深耕田野,将一件件群众的“烦心事”变成了“暖心事”。在党委有力支持、人大主席团全程督办下,今年以来已推动解决群众意见建议25件,力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案案求满意。代表们的身影,成为金色稻浪中最动人的风景;他们的足迹,深深印刻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途上。

人大代表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当法律的清泉润泽乡间心田,当民意的桥梁贯通困顿两端,当监督的利剑劈开发展荆棘,代表们与人民的心便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同频共振。这共振的力量,终将汇成推动乡土巨变的时代洪流,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民主治理的光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