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津市>详细内容

津市:护航民企 看津市法院如何“唱念做打”

发布时间:2019-07-12 信息来源:人大常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时代呼唤使命,发展孕育希望。

近年来,湖南省津市市人民法院秉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宗旨,紧扣市委工业立市、产业兴城的战略目标,聚焦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与痛点,全力推进涉民企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以优质司法供给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今年16月,该院执结涉企案件119件,执行到位金额1094万余元。

唱响执行联动的大格局

涉民企执行案件法律关系较为复杂,既要兼顾不同债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与保护企业正常经营之间的平衡,又要注重破产重整、清算和防止企业以破产为名恶意逃债之间的衔接审查。案件涉及人数往往众多,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为应对这一难题,津市法院启动了涉民企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坚持一把手抓,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专项执行领导小组,统筹活动的谋划、部署和督查。做好涉企案件的重点摸排,在弄清底数、明晰任务的基础上,制订详尽的作战图,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见效一件。

该院积极主动向同级党委汇报,构建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以执行联席会议为平台,强化与各职能部门的对接,研究和协调有关重大事项。通过及时通报、协调重点案件的处置情况,综合研判企业破产风险,共同识别、诊疗困难的涉诉企业,研讨对策,实现沟通联络常态化,协调应对、化解矛盾。

该院还建立了联合防控体系,通过定期走访职能部门,了解全市经济发展政策,关注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对可能涉诉的企业进行风险预判;建立重点企业名录,对涉诉案件数量多、涉诉标的额高的企业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念好企业资产的盘活经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资金链断裂等因素影响,津市的僵尸企业、破产民企逐渐增多,而单凭传统的执行方式已难以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难以修复业已断裂的经济链条

经过深入调研与审慎评估,津市法院以保产能、保稳定、保发展为标准,尝试资产盘活。同时,探索实行执转破的创新之路,打通僵尸企业执行难、破产启动难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实现。

在办理涉被执行人湖南津佳兔业科技食品产业有限公司系列执行案、津市湘澧商贸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等案件中,津市法院试行执转破审理,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外力,使得7家企业资产得以盘活,恢复正常经营,企业资产价值2亿余元,妥善安置职工3000余人。

在执行过程中,该院还谨慎使用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涉诉民营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执行和解等举措,尽量帮助企业挽回损失,走出困境。

通过审慎使用强制措施,积极引入外力,盘活闲置的资产,变卖血造血,让执行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完全契合,营造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谱写县域经济新篇章。该院院长覃业辉这样总结。

做好护企维权的功夫活

案件的执行,不仅关系到法院判决的顺利实施,而且也与涉诉民企的权益息息相关。津市法院的执行干警们通过开展伏击行动”“凌晨出击等执行活动,以一滴汗珠摔八瓣、不到青山誓不还的干劲,努力将干警的辛苦与汗水转化为企业的真金白银。

中联重科系列案是该院涉企执行的一块硬骨头。为了啃下来,执行干警连续30多天奔赴千里,辗转7个城市,查封设备、拘留被执行人。2018年以来,执结了一批涉及中联公司的融资租赁案,执行到位金额达千万元,有效维护了该公司的合法权益。

为将涉民企执行专项活动引向深入,该院院长挂帅亲征,在周末、节假日带领执行干警开展集中行动,班子成员带队参与执行,各部门全力配合执行。周例会、周调度、周通报、挂图作战,用制度倒逼执行质效。定期总结经验,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同时,加快完善执行查控系统,向信息化要效率,查询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执行法官,通过短信告知申请人,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

随着一把手亲自抓,执行局长带头办,包干到庭,责任到人的工作体系建立,津市法院实现了任务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涉民企执行活动成效明显。2018年以来,对金湘猪鬃公司案件被执行人发布失信与限制消费,促成被执行人主动要求和解;为娄星纺织公司先期扣划银行存款100余万元,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

打击侵害权益的老赖

开展涉民企专项执行活动,既是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应有之义,也是切实解决执行难,全面推进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必然之举。

为搞好涉民企专项执行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应有的实效,津市法院将欠债不还、侵害民企权益的老赖作为打击的重点。

经过积极争取,津市市政法委牵头组织36个执行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召开执行联动工作推进会,出台《津市市执行联动机制成员单位职责》,津市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合惩戒机制建设,在全市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工作大格局。

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后,形成了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多手段联合信用惩戒的态势,最大限度挤压了失信被执行人活动空间,让老赖无心可安、无钱可赚、无福可享、无路可逃。

津市法院还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微博、LED户外大屏等各种媒体,将失信被执行人公之于众,并不间断播报,实现曝光无死角,给老赖施加心理压力,敦促履行义务。2018年以来,已经有数十名被执行人迫于舆论压力,主动登门向法院缴纳执行款或递交分期还款承诺书。

作者:高岚

编辑:倪落兴

审核:齐绍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