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人大助推全域旅游上台阶
近年来,澧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特点,依法行权、主动作为,通过组织视察调研、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出台和落实审议意见、参与示范区创建等形式,助推旅游产业由资源性向全域性转进,产业品质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全域旅游总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14%。
一、听取和审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扎实深入的会前调研,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全区域设计、全流程服务、全产业参与、全群体受益的审议意见。并参与组织、召开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成果汇报会,听取北京创景天下旅游规划设计院关于《澧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上海同鼎绘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关于《澧县西北片区产业规划》的成果汇报,内容涵盖旅游产业发展背景与基础、发展战略、项目策划、功能分区、产业融合、市场营销、政策保障等方面,与会的在澧各级人大代表对规划初稿提出意见50多条,要求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精心谋划全域旅游发展载体,充分整合本地生态、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丰富内涵、挖掘潜能,完善布局、塑造品牌,加快推进全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组织视察评议。历年来,景点散乱、起点不高、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健全等问题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旅游事业发展,为此,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视察,每次视察后都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评议,评议意见到项目、到单位、到乡镇,有效促进了发展全域旅游“补短板”工作进程。根据评议意见,澧州古城片区共筹措资金近亿元,开展了亲水栈道、生态驳岸、水乡吊脚楼、兰江花圃等大规模建设。2019年,经县人大决议,澧县欣运车站搬迁改造工程全面实施,一座省内一流的县级公共汽车站在东部新区建设完成,在原址打造的高端城市广场顺利动工,进一步完善了全县旅游服务功能。
三、认真督办加强旅游资源宣传营销的代表建议。在近两年的人大会上,有多位代表提出建议,要结合示范区创建工作思路,围绕澧县的特色资源,提炼旅游品牌,借助节庆活动、新闻发布、媒体采访、旅游机构推荐等方式,大力倡导“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事事关系旅游环境、处处要为旅游服务”的理念,真正打出全域旅游的金字招牌,扩大澧县旅游的影响力,县人大联工委将其作为重点建议,向县政府办、县文旅局发出督办函。作为落实代表建议的重头戏之一,中国城头山(首届)世界稻作文明论坛在澧县举行,袁隆平院士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等100多名中外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借助稻作文化推介,全方位展示了本地旅游产品,文旅融合发展更加深入人心,借助同时举办的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澧县多处旅游景点成功在央视得到推介。
四、号召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全县旅游升温大会战。县人大常委会响应县委号召,通过决议,要求全体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到旅游升温大会战中来。县人大副主任陈奇辉多次到彭山景区调研,与景区负责人、市人大代表刘连华深入交流,共同谋划,帮助解决景区发展中遇到的部门协调、资源共享、资质审核等难题,近两年,景区规模扩大了近10倍,游客接待增长了近100倍,旅游经济收入达到千万元级别,获得“湖南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五星级休闲农庄”多项称号。为打造集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宜居宜业社区于一体的城头山特色小镇,市人大代表、管理处主任刘勇抱定“十年磨一剑、不负城头山”的工作理念,从一张白纸开始,通过艰苦努力,累计筹集投入资金约6.5亿元,成功创建湖南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五好园区”,并作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授牌。
(作者:澧县人大 孟凡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