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石门>详细内容

为孩子快乐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2-08-21 信息来源:石门县人大常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石门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关于义务阶段“双减”实施情况探究

 

教育是百年大计,“双减”是时代大势。孩子健康成长不仅是家庭关心的大事,更是国家社会关注的要事。多年来唯分数、唯升学教育背离了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磨灭了孩子天性。为保证教育回归本源,让孩子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成长,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直面教育顽瘴痼疾,果断实施“双减”政策,切实为孩子减负,为家长松绑,为教育正向。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县义务阶段“双减”工作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大力推进下,全县“双减”工作呈现出全面铺开、开局良好,推进有序、反响积极,亮点纷呈、可圈可点的良好局面。孩子们的心态变好了、笑容增多了,厌学情况也改善了,愿意主动走进校园进入课堂了。“双减”政策知晓度、书面家庭作业按要求分类布置、课后服务开展率都达到了100%。特别是专业课老师首次有了自己所学专业有用武之地的喜悦。如,石门苏市学校通过与湘佳永兴学校结对子开展了手风琴课程,并立足长远,开展阅读·梦飞翔项目。澧斓学校利用落水管创新性开展劳动实践课,在课后服务中率先进行修身冥想课探索。当然直面政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也非常重要。

一是担心政策持久性,产生“红旗能打多久”的疑虑。“双减”两个重要抓手是校内作业减量和校外培训减负。这两项工作虽然在教育部门的督促指导下容易实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老师都担心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高考指挥棒不变,改革必然不会太彻底;二个是政策实施后,全国各地是否都严格认真贯彻执行,会不会影响石门这一代人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

二是教育评价体系不科学,教师出现迷茫。多年唯分数、唯升学教育造成社会、家庭对一所好学校、一名好老师的认同就是重点本科录取率,清华北大学生上线率。现在“双减”要求老师改进教学方式,变被动填压式为主动自学式。而社会评价和教育评价是否会及时跟进、改革到位,老师们不清楚,存在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教书,害怕耽误一辈人。

三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仍然存在。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传统文化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潮影响,家长都希望子女能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部分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双减的时候别人的孩子可能在家里补课,那样差距会越拉越大。所以不得不请家教,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这些外部因素上面。

四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双减”不公平。石门山区学校路途遥远,环境相对落后,这让许多优秀老师、年轻老师不愿意扎根山区发展。部分山区学校数学、英语等专业课老师奇缺,如果不抓紧配备到位,将造成农村同龄学生专业课成绩远低于城里同龄学生。城区学校相比山区学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湘佳永兴学校配备有专门的地理教室、历史教室、手风琴教室等,而很多山区学校连满足基本教学用教室都很困难,更不用说配备专门的课后服务教室,造成学生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和教学体验。

五是社会对教育评价不转变,不利于“双减”有效推行。当前社会对教育的认可仍是一年考上多少重本,考了多少清华北大,如果观念不改变,就会给学校和教师造成巨大压力。家长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容易出现焦虑,导致“双减”推行存在阻力。

教育是涉及最广泛的民生事业,也是人民最关注的事情。虽然推行教育改革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仍然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序推进,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充分体现教育的有教无类。

一是提高思想认同,领悟“双减”实质。要深刻认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领悟“双减”文件精神实质,做到执行政策不打折扣、不讲价钱、不搞变通,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优秀孩子。

二是立足教育本质,完善评价机制。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教育主管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尽快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从文化成绩、道德品质、实践能力、社会责任等多角度评价孩子的成长,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避免用单一文化课成绩评价老师的教学成果和学校的教育水平,确保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能得到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助推家校社联动。要加大舆论宣传、广泛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宣传册、村村响等多种途径宣传“双减”政策,让老师家长社会充分认识到减作业负担是减重复机械式作业,而不是减创新性、实践性作业和学业;规范校外培训是减轻家长经济负担,不是减轻家长教育负担。要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成人教育,实现先成人再成才。

四是加大资源投入,补齐山区教育短板。石门山区地广人稀,基础教育欠账较多。优秀教师留不住,年轻教师不愿来等现象显而易见。县政府要制定积极政策,号召引导广大优秀青年教师到偏远地区锻炼学习。县教育局要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师资、设备、资金等投入,为山区学校的孩子享受“双减”政策红利提供好的基础。让更多的课后服务课程不只是通过视频、想象的观想式教学,而是变成现场体验式实操式的教学。县发改局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教育专项。县财政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整合教育资金。

五是回归教育本源,坚持“教”“育”并举。教,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育,培养成长。教育就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要严格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回归教育本源,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快乐成长,保护他们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更好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