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石门>详细内容

一心为民终无悔——记市、县人大代表石门博物馆原馆长龙西斌

发布时间:2019-09-16 信息来源:人大常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常德文化人中,提起龙西斌,可谓无人不知。他1990年7月从北京大学考古系进修结业后,谢绝了许多地方的特邀,再次回到生他养他的石门,然后一头扎进县博物馆、文物局、夹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等地,从事文物考古、博物研究工作。他2017年到龄退休。但为了工作,退休后仍不遗余力地为之奋斗着。作为连4届县代表和连6届市代表,27年来,他本职工作成果丰硕,为民办事脚踏实地,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从而成为了人大代表尽职尽责的典范。

当了代表,本职工作更出彩

1992年12月,龙西斌当选了常德市第二届人大代表,从当选的那一刻起,他就始终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铭刻于心,并在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的同时,把本职工作干得更加出彩。

龙西斌身兼数职,是一位特殊代表。他曾任石门县博物馆馆长、文物管理所所长、石门县文化局副局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副书记、副主任等职务;在学术届,他是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湖南省考古学会和博物馆学会理事、湖南李自成归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南禅茶学会常务理事等,还是常德市跨世纪学术后备人才的带头人。这样的身份,当上了人大代表后,如何做好本职工作?龙西斌的回答是:当了人大代表,首先必须要干好本职工作,如果本职工作碌碌无为,那就不是称职的人大代表。这一认识,让龙西斌始终正确把握了当代表和干本职的关系,因而使他在本职工作上更加成绩斐然。

石门文庙,是常德市唯一辛存的县级文庙,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龙西斌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一千多万元,抢修文庙,并形成了庙(文庙)馆(博物馆)一体的格局。为了充实馆藏文物,他踏遍湘西北山山水水,征集了数千件文物,并在馆内先后举办起了《石门历史文物展》、《石门红色史迹展》、《石门土家族民俗展》、《石门抗战史展》、《毛泽东亲家陈振亚烈士事迹展》、《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生平事迹展》等十多个陈展,接待国内外观众400多万人次,石门县博物馆因此多次被评为省文明博物馆,文庙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普查,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难而繁琐的工作。为了摸清家底,龙西斌连续组织了全县三次文物普查,发现了大量的遗迹遗物。为了使这些遗迹遗物得到妥善保护,他积极争取以县政府的名义,公布了第4批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石门县由此成为了省级文物大县。

石门历史悠久,必有极高的挖掘价值。这是龙西斌从北京大学学成归来后做出的一个新的论断。于是,他决定在全县范围试掘重点文物,进行科学研究。果然,通过科学和辛勤挖掘,他首先发现了5-3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多处。为了填补湖南古人类化石的空白,他迅速向省文物局、省考古所申请,并主动与省考古所联系共同发掘石门燕尔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结果,在1、2号洞穴相继发现了1.6万年-3万年的人类牙齿和右腿股骨化石,被考古学界命名为“石门人化石”。(在洞中发现烧骨的遗迹),填补了湖南古人类化石的空白,还获“北有山顶洞,南有燕尔洞”的雅称。为了乘胜追击,他采取顺藤摸瓜的方式,从1981年开始发掘皂市遗址。通过发掘,发现了皂市遗址面积9-1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2-3米,其三个不同的明显文化层中,上层为周代,中层为商代,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测定年代为距今7000多年,系长江中下游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并被考古学界命名为“石门皂市下层文化”。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李自成归宿,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让“夹山说”立足,龙西斌自1980年开始查阅文献,试掘墓葬,搜索传说,征集文物,举办展览,筹办学会,潜心研究李自成归宿问题。他还牵头筹办了三次全国性李自成学术研讨会和第八届明史国际研讨会在石门召开。他撰写了大量关于李自成归宿的论文,并多次应邀到中央电视台接受专题采访,从而为李自成归宿研究树立了“两说并存,以夹山说为主流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他吃尽千辛万苦,还为修复夹山,打造中国禅茶之都,重建和修复闯王陵,打造夹山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县城3.8公里的石门历史文化墙、创建4A旅游景区,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下了不朽功勋,而被业内人调侃“龙西斌把夹山申成了‘国保’,把自己整成了‘亥宝’!”由于履职优秀,他曾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人大代表,省、市群众文化工作先进个人,还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授予了“全国文博先进工作者”称号。

依法履职,为民服务尽全力

27年前,龙西斌当选了市人大代表。从此,他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他深知,代表的责任重于泰山,要履好职,首先必须要学习好法律知识,于是,他边履职,边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和实践,他较快地掌握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尤其对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和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为当好人大代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常说:“自己虽然是老代表了,不要以老卖老,不要摆老资格吃老本,因为履职还在路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搞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这样,才能当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龙西斌代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搞好调研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为民代好言的前提。而要搞好调研,首先就要做到脑勤、口勤、腿勤、手勤。长期的坚持中,龙西斌养成了一个良好习惯,就是经常记着民情日记本,以便随时收集群众意见和进行归纳整理,也便于利用各种机会向有关组织和领导汇报和反映情况。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利用休息时间跑遍了常德市的各区、县、市和石门县的各个乡镇、村,共记下了50多本民情日记。

龙西斌因长期从事文博、李自成归宿研究工作,又兼任众多的社会职务,社会接触面较广,具有较高的知明度和影响力。于是他利用这一优势将代表职责履行到了极致。每次市人代会召开之前,他都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精心准备代表建议、议案。他科学运用建议、议案的前瞻性、大局性和实用性原则,每年至少确定2-3个课题,然后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为农村早日脱贫,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文化建设、旅游事业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他先后领衔提出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议案》、《关于加快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议案》、《关于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力度的议案》;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关于建好常德诗墙公园的建议》、《关于修建常德市博物馆的建议》、《关于修建市文化馆的建议》、《关于修建规划馆的建议》、《关于修建城头山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议》、《关于解决乡、镇文化站辅导员、站房建设的建议》、《关于携手打造中国禅茶之都夹山寺的建议》等;在环保方面,提出了《关于关闭石门雄黄矿的议案》、《关于保护澧水母亲河的议案》、《关于石门县城自来水口上移的议案》;在交通建设方面,提出了《关于修建安慈高速公路的议案》、《关于修建宜张高速公路的议案》、《关于修建林伯渠至夹山旅游公路的议案》、《关于修建常—石—鹤—恩旅游扶贫高速公路的议案》、《关于修建盘—石高速公路的议案》、《关于加快宜—石—常快速客运铁路项目建设的建议》等等。他心系广大人民群众,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与发展全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建议和议案300多条,其中许多建议和议案都被上级采纳而造福了广大人民群众。如《关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建议》、《关于加快安慈高速公路建设的建议》还被评为优秀建议。他还将一些好的建议向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推荐,请求委托他们提出,获得了显著效果。

退而不休,不需扬鞭自奋蹄

2017年10月,龙西斌到龄退休。对此,他早就做好了准备。于是,他在自己的民情日记的扉页写下了“退休不退责,继续发余热,不图名和利,为党献一切”的誓言。

龙西斌退休前,在正在做“万里茶道”石门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并已初见成效。退休后,身患多种疾病的他,正好可以顺理成章地卸下这副重担。但由领导看来,若龙西斌撂下担子,这项工作极有可能前功尽弃。但他已退休,加上体弱多病。就在领导为此十分纠结之时,龙西斌挺身而出表示,只要工作需要,只要领导一声令下,他将不顾病体,不计报酬,继续担负万里茶道石门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任。领导对此十分感动。

此后,龙西斌一如既往全身心投入工作,并继续身兼数职,不遗余力地写建议,抓保护,搞申报,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促成“申遗”分别列入了县、市、省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底,石门县正式启动万里茶道“申遗”工作,龙西斌一马当先,先后开展了古茶道文物普查,拍摄申遗宣传片,编辑古茶道遗存集、论文集和茶歌集,征集大量茶文化遗物、开办了石门茶博馆和红茶坊博物馆等“申遗”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把工作搞扎实,他带着胰岛素下乡搞普查,发现古遗迹45处。为了征集马鞍、揉茶机等茶博文物,他垫资10万元;他潜心研究撰写了《石门古茶道遗存考释》、《石门宜红古茶道的价值》等论文,分别在鹤峰、宜都市宜红古茶道学术讨论大会上发言,获得专家一致好评;在县人大联工委的指导下,他组织代表小组进行视察调研活动,并特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高德知、郭伟勋、赵国平、詹敏、黄明军,县人大常委会李金生主任、李世权副主任参加,对石门宜红古茶道岩门口、皂市古街、白云屋桥、雄黄矿古街、水南渡古街、宜沙古街、泰和合、南北镇等古茶道进行实地考察;他还特地前往湖北鹤峰县走马镇、五里坪镇等乡镇参观茶马古道,提出调研报告,获得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7月县长郭碧勋亲自赴内蒙参加万里茶道(呼和浩特)高峰论坛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两次发言,效果显著。紧接着8月上旬,中国文化促进会主办,石门县人民政府承办,武汉大学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学术支持的万里茶道工作会议在石门召开。大力推进了石门县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此外,他还主动协助博物馆修复文庙,发挥技术专长作用,监督乙方按质按量的完成修复工程;协助修复夹山,维修郑洞国将军墓园等,创建5A旅游景区,协助夹山修复闯王陵,并在打造和完成夹山廉政教育基地中,担负《禅隐馆》、《启示馆》、《悟考廊》的内容和形式设计,同时应邀参与澧滨大道河堤3.8公里的石门历史文化墙的建设设计;他还积极参加扶贫攻坚,多次前往石门最偏远的大山区、县博物馆的扶贫点南北镇金河村白竹山片区走访调研,不仅主动为该路捐钱2000元和发动兄弟、亲友捐款3000多元,还连续4年向市、县政府呼吁,并提交了《关于修建南北镇金河村白竹山片区公路建设的建议》,引起了市、县政府领导和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现道路正在硬化。他还另捐5000元修建罗坪--桑植贺龙元帅故居的公路,同时参与资助贫困学子就读等社会公益事业。而为了这些,龙西斌完全忘却了自己是一位退休干部。他高风亮节,谢绝额外报酬,拖着病体,不知疲倦地日夜为工作而奋战,为人民而奉献,曾4次因低血糖而昏倒在工作岗位上。但责任使然,他始终无怨无悔。(作者:王渊渊石人联 编辑:高进平 审核:马景平 石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