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石门>详细内容

初心难忘 在乡音乡情里写担当

发布时间:2019-11-21 信息来源:人大常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黎静,是湖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常德市第七届人大代表,现任上海格蒂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石门汉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门县三圣乡山羊冲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牢记人大代表职责,始终牢记报效桑梓的初心,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

——生于斯长于斯,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生在石门县西北乡莽莽的大山之中,我的家乡三圣乡山羊冲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穷山村。

16岁时,我离开家乡到外面的世界打拼,其间历尽曲折艰辛,部队服役、大学深造、单位公干、下海经商,先后辗转长沙、乌鲁木齐、西安、北京、上海等城市,年复一年在茫茫商海中沉浮。几十年的漂泊,我已经完全融入城市,成为一个标准的“都市人”。但是正如古人所言,“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对生养我的故土始终魂牵梦萦。而且,这种情感随着年岁加大而与日俱增。在工作之余,我脑中不断忆起山羊冲的山山水水,忆起大山里那些贫困的乡里乡亲,忆起少小离家谋生时的不甘与无奈。贫困一直是笼罩着家乡的阴影。因为穷,多少人还过着闭塞原始的生活,多少人患病无力救治,我的母亲就因此而与我早别。母亲的早逝,像一根尖刺深深地扎在我的心底,成为我一生回忆中难以消解的痛。我是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的根在这里,也许我可以做点什么,也许我可以改变点什么,这些想法一直在我的心底扎根、发芽、生长。

——乡情缠着乡愁,我回家乡当干部

我的思想开始了转变,由单纯的“常回家看看”向广泛的参与家乡建设转变,由只帮助自己亲戚“小家”致富向帮助周围的乡邻“大家”致富转变。合村并组前,我先后出资数十万元,帮助我原来的小村朱家溶村修公路、拉高压电、建自来水设施。2007年,朱家溶与周边几个小村一起合并成山羊冲村,村域面积近30平方公里,居民有3600多人。面对合村的变化,我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了,更加积极地为村里四处奔走找发展项目,慷慨解囊帮贫济困。那一年,村里聘请我为名誉村主任。随后,又被村民投票选举为正式村主任,自此,我义无反顾地将自己和家乡建设绑在了一起,我这个不拿工资的村主任也一直当到至今。

我经常和人家戏称我是一个“回乡挂职锻炼的干部”。但我认为,不能挂个空衔,坐个位子不干事。所以我坚持每个星期至少和村里电话联系一次,每个月至少回村一次,做到外头的事与村里的事有机安排,统筹兼顾。

——要想富先修路,有路才有出路

山羊冲村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大山之中,交通不便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以前出行,别说去县城,只到个乡政府都很不方便。图安全的话要绕道走30多公里山路,图路近就要走小路,会经过一个叫“手爬岩”的地方,这地方多是悬崖绝壁,在其开凿的羊肠小道上行走,狭窄崎岖,危险难行,常有人一脚不慎摔得粉身碎骨。原来几个小村各自零星修了几条简易的土路,坑坑洼洼,多是“竹节通”或“断头路”。我和村干部商量后统一思想,下决心修一条贯穿全村的主干道,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我们走遍全村角落,踏遍山山水水,自己做规划、定线路,很快这条横贯全村南北,长15公里,宽6.5米的大道就开始施工,村民们称之为山羊冲村的“天路”。最初,村里拿不出一分钱,我个人投资1300万元建成黄色路面,然后积极争取交通部门立项,挤进了县乡道建设的“笼子”,完成了道路硬化。紧跟着又启动“次干线”整修,形成了村组相连的公路网。今年10月,全村第一条沥青炒沙路也完成了铺设,山羊冲村人彻底告别了出行难的历史。

——一鼓作气不停歇,美丽乡村同建设

与公路建设同步,我和支村两委一班人不怕“磨破嘴、跑断腿”,努力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先后争取到近千万资金,实施了抗旱应急、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石漠化治理、安全饮水、学校建设、卫生设施改善等工程。全村80户完成危房改造,101户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硬化道路35公里,新建集中饮水点6个,铺设引水管道逾30公里,变压器总数达到19台。一系列工程的铺开与完成,使山羊冲村的基础设施整体有了初步的改善,父老乡亲们看到了脱贫致富进而建成美好家园的前景。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宏观把握、科学规划、稳步实施。为此,我又出资30万元,聘请湖南农林工业勘查设计研究院专家精心编制了《山羊冲村美丽乡村建设中长期规划》文本,这个规划勾画出山羊冲村未来基础建设、农业生产发展、旅游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社区和民居建设的蓝图。现在,这个规划已不再停留在纸上,一个新的美丽乡村样本已渐渐成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设美丽乡村,关键在于产业发展。2015年,我牵头相继成立石门汉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石门汉唐小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石门汉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村民致富。村民通过入股的方式,进入石门汉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山水湾巴马香猪、石门甜源红心猕猴桃、高山蔬菜和花木种植4家专业合作社当社员,享受劳务报酬、利润分红,成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工人”。这些年来,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吸纳贫困户就业等多种模式,共带动贫困户594户2500多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惠及石门县西北山区多个乡镇。

硬件要抓,软件也不能少。要除穷根关键还是要在村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上下功夫,为了帮助乡亲们移风易俗,改变落户的习俗和思想,我和村委会一起制定了村规民约24条,发布乡风文明建设倡议书,全村呈现出了干部示范、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乡村文明建设新局面。山羊冲村先后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常德市美丽乡村”“常德市同心乡村”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做了一些自己该做的事,也得到了上级人大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好地利用省、市人大代表这个平台,继续坚持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素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石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