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撬动百姓民生“大幸福” ——理公港镇人大发动代表作用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纪实
“百姓齐聚理公港镇政府,一个个喜笑颜开、载歌载舞,共同庆祝理公港镇通三级公路建成通车,以后开车回家再也不用颠簸了。”镇人大代表骆泽雄激动的向在外的儿子说道。理公港至钟家铺公路硬化于2002年,全程17.5公里,是理公港镇13个村(居)和牛车河镇3万多群众外出的必经之路。因硬化时间久远,且过境重型车辆较多,道路已损毁严重,沿途百姓怨声载道,镇党委政府为了群众的安全出行也是伤透了脑筋。多年来,理公港镇人大紧跟党委步伐,积极建言,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坚持每年把理牛公路建设作为一号议案积极呼吁,并票决为2023年度理公港镇民生实事项目。最终,奋战130天,公路顺利建成。

近年来,理公港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力军作用,发动代表参与民生实事项目,跑出了民生实事项目的“加速度”,提升了代表履职的“硬实力”,书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公港实践。自2021年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以来,通过群众广泛提、代表集体决、政府全力建、人大闭环督四个环节,票决出的涉及水、电、路、桥、医疗等民生实事项目均全部圆满完成。
民之所向,施政所要。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最清楚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难心事,同时,也了解党委政府工作重点,有利于推动政府把干的事和群众盼的事结合起来,把民生实事项目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为选好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每年镇人大会前,民生实事项目建议的征求会历时2个月,向全镇选民发放《民生实事项目征集致选民的一封信》,发动代表走进村居、医院、学校、企业,倾听民声民意,全面汇聚民生项目建议。代表意见建议涵盖水、电、路、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既能全面摸清当年镇域内民生弱项,也是民生实事项目库的重要来源。
理公港镇人大将收集到的建议进行筛选、整理、分类,建立民生实事项目库,选出群众关注度高的、呼声较强的,形成民生实事项目建议方案,并围绕镇党委政府施政重点和改善民生的着力方向,将群众的意愿期盼与政府年度工作重点相结合,提出民生实事项目初步计划。这样既保证了民生实事项目既充分体现民意,又能通过政府筛选具有可操作性。
票决是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的重要环节。代表票决制让代表成了审议、确定项目的最终决定者。票决前,代表了解每一个候选项目具体情况,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背景、实施主体、完成时限及相关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行之有度。票决中,镇人大不设任何约束前提,不提任何组织意图,不打任何暗示招呼,完全尊重和保障代表的民主权利。票决后,大会主席团根据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赞成票数确定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结果在大会上向全体代表公布,并向社会公示公告。2021年至今,理公港镇人大连续3年对民生实事项目推行票决,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有利尝试。
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是法律赋予的职责和权力。理公港镇人大积极探索代表监督职能与民生实事项目的结合点和发力点,推动两者良性互动,互融互促。
民生实事+民生监督员。在推进理牛公路理公港段项目实施中,选取沿线人大代表为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员,组织代表动员群众主动退让自留山、自留地,为项目实施推进减少了障碍。
民生实事+代表小组活动。组织代表开展各类调研及监督活动,县人大代表杜胜在调研民生实事项目卫生院建设项目时,把入口道路过窄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最后得到顺利解决。民生实事+重点建议。把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和督办代表重点建议结合起来,在提高重点建议办理成效的同时,极大地加快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度。在理公港镇牌楼桥维修过程中,镇人大代表谢君多次邀请本村人大代表现场调研,最终发动群众自筹资金9.4万元,完成了桥梁的加固维修,得到了群众和上级人大的高度肯定。
理公港镇人大在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中做出的探索,实现了民生项目实施从政府“配餐”到群众“点餐”的突破,发扬了人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贯通起来的特点和优势,展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为建设“五个现代强县”贡献了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