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鉴远:人大代表为人民 奋力书写履职答卷
作为人民的代言人,您是桥梁与纽带;作为发展的推动者,您是实践的先锋。
罗鉴远,常德市人大代表,他扎根乡村,脚踏实地,以责任和担当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他始终将履职作为一份崇高的使命,围绕民生热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出高质量的建议,推动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变化。
勤学善思,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罗鉴远深知,要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他始终把学习作为提升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参加省、市人大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班,他系统学习了《宪法》《代表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内涵,为履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他注重结合地方实际,将学习成果融入调研实践,在履职中展现了人大代表的专业素养。
在日常工作中,他广泛走访调研,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特别是在闭会期间,他不辞辛劳,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用真诚和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聚焦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
履职以来,罗鉴远始终把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认为,只有通过农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此,他提出了多项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其中包括:
· 关于创新金融支持模式,推动农村新业态发展的建议:通过推动湖南农担公司创新金融产品,为返乡创业人员和农业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主体融资难的问题。
· 关于推进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建议将文化、旅游和农业有机结合,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农文旅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的双赢。
· 关于加强基本农田利用率的建议:推动相关部门科学规划耕地资源,解决农村部分闲置土地问题,提升粮食产能和农民收益。
他还大力推动殡葬改革、整治农村散乱杆线等工作,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
创新实践,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作为绿岛蓝湾农业园区的负责人,罗鉴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乡村振兴战略。他利用农业园区的流量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将乡村旅游与农业深加工产业结合,打造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在他的推动下,园区内建成了乡村振兴农产品集市,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免费的销售平台,让农民的优质农产品直接对接市场,提升了收入水平。同时,他通过产业帮扶措施,帮助1998户低收入农户实现了稳定增收,并建立了长期的利益联结机制。
近年来,他还积极推进水产养殖和水稻深加工项目,依托园区的产业链优势,为多个自然村的村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产业对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他带领村民探索出“一票玩转全村”的特色旅游模式,极大提升了区域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样板。
心系民生,扎实履行代表职责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罗鉴远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书写答卷。2024年,他聚焦农村散乱杆线整治问题,联合余习琼等多位代表,将这一建议从常德市级提升至省级,最终在省人大常委会的评议工作会上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在推动建议落实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工作思路,通过多方协调,将代表提出的“金点子”转化为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与此同时,他还关注农村留守群体的教育和生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怀措施;针对农村道路、耕地恢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他也积极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
以身作则,彰显基层代表风采
无论是推动政策落实,还是解决民生难题,罗鉴远始终冲在第一线。他每天都与乡亲们同吃同住,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并通过点滴的努力,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他常说:“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只有走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展望未来,不负人民重托
展望未来,罗鉴远表示,他将继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结合常德及湖南实际,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建议,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他坚信,只要心中装着人民,不懈奋斗,就一定能让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罗鉴远的履职之路,正是基层人大代表用责任和行动书写的一部动人篇章。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内涵,用辛勤耕耘树立了基层人大代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