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谱写为民曲——记常德市第五届人大代表、汉寿县发改局局长夏吉平
几年来,汉寿县发展改革物价局获得省、市、县授予的荣誉称号年年是满堂红,提起来全县上下无不交口称赞。了解情况的人都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发改局长夏吉平更是功不可没。的确,常德市第五届人大代表、汉寿县发展改革物价局局长夏吉平同志以一流的水准定目标,用钉子精神做工作,用和谐理念带团队的作风已经演化为一种人格魅力,时刻带动着大家,感动着大家。人们热情的称颂他是一位躬身履职的好代表,倾情为民的好公仆。
胸怀全局 倾心为民谋大计
2003年3月,夏吉平同志临危受命,走马上任县发展计划物价局局长。当时该局是由计划和物价两家刚组合的新局,人心涣散,一大摊子人望着“当家的”,一大堆事等着领头人。万事开头难,夏吉平同志响亮提出,用事业凝聚人,用感情团结人,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倾心为民众谋利益求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发改工作对于他本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使汉寿的发展速度赶超全市、发展质量优于全市、发展效益高于全市必须高起点谋划。他拿出大量精力,研究全县重点建设规划、谋划重点建设思路,力求高起点引导全县重点工程建设。每次编修关系全县的发展规划时,他总是亲自参与制定方案、重点调查、起草提纲,形成初稿后,与大家共同讨论,有的章节,他还字斟句酌,逐一推敲。然后征求各级部门的意见,数易其稿。在他的主持下,调整了全县“十五”规划、制定了全县“十一五”规划、巩固退耕还成果林规划、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我县今后上项目、争取政策扶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在全县“十一五”规划中,规划重点项目64个,总投资65.5亿元。目前,汉寿沅水大桥、县自来水厂已竣工,县污水处理厂、县城垃圾处理厂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建设。
夏吉平同志多年来养成了读书、看报、上网等多种形式、多条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习惯,他对政策、信息接受迅速,运用灵活,在执行产业政策与用活产业政策上总能找到最佳结合点。重要政策他总是组织全局干部学习,及时向县级领导汇报,随时向有关部门通报。近几年连续几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他总是在第一时间主持组织全局研读,积极撰写文章解读,并以内部刊物《决策参考》为阵地,刊登分发相关单位,规划引导。随着农机补贴、沼气建设、改水改厕、林业血防、动物血防工程体系建设、机埠建设、中小水库除险等一大批农业项目的推进,全县农业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在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若干意见》后,针对全县交通道路现状及早开展调研。2004年,在全市仅拿到项目投资计划数80%的情况下,汉寿却争取到计划数的130%。
夏吉平同志把常调研作为干好工作的第一起点,熟悉了汉寿的山山水水,他善思考,心里有本项目账,存贮着无数个承载汉寿发展的项目。水情是汉寿最大的县情,根据这一实际,在他的主持下,“十五”规划执行调整时期和“十一五”规划编制时期,就很抓谋划,从战略上解决汉寿的水患,当时提出的防洪工程、蓄洪安全建设、排灌建设、抗旱建设、水利灭螺建设等陆续得到实施,全县防洪抗旱保安能力大大提高。怎样把汉寿这个农业大县变成经济大县,如何使第三产业成为拉动汉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他这个局长心头的重要课题。他在主持编写全县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提出了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以抓项目、扩投入、上品牌为举措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年来,全县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一步一个台阶,从以前的10%左右,去年已达到16%以上。
锲而不舍 竭力为民争投资
为了全县人民的利益,他有股“拼命三郎”的精神,敢于担重责,勇于挑重担,积极围绕国家投资政策跑项目、争投资,勇当全市各兄弟县、市的领跑者,是他不舍的追求。在他任县发改局长以来,无论是争资额度还是幅度,在全市几乎年年都是第一,6年内全县争取上级资金20多亿元。
项目开发是经济社会建设的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几年来,他主持牵头编制了规划,在项目开发上,突出了工业项目、大项目和亮点项目,以“无中生有”的开发精神开发了有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汽车贸易城、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等大项目。今年在全县项目年建设大会上他又立下军令状,在本年内将牵头组织开发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0个,目前,已着手开发的项目有80多个,其中65个项目已入库,达到可研深度的有15个,总投资超过40亿元,部分已达到招商说明书的开发程度。其中,总投资约10亿元以上的风力发电项目已与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汉寿沿洞庭湖一线风力资源协议书。
对于国家投资项目,他带领一帮人以 “闻风而动”的精神申报项目,做到了有政策口子的敢于上,无政策口子的敢于钻,争取一批大项目挤入国家计划“笼子”。为使全国仅60个的经济示范镇落实到太子庙镇,他多次邀请省市领导来太子庙考察,终于被确定,此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将使太子庙镇和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去年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以来,共争取资金近亿元,占全市争资总额的22%,占全市各区县比例超过了30%。
他任局长以来,在局内建立了争取上级投资例会制度,以 “十指弹琴”的协调精神,与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多方协作,形成合力,通过召开例会,及时了解上级政策动向,认真钻研,收集信息,瞄准投资重点,设计项目“笼子”。自从去年底国家提出扩大内需以来,他建议或牵头组织召开全县争资例会不下30次。沅水大桥、S205改线升级、蒋家嘴电排改造、人民医院综合大楼等项目从立项到报批自始至终都凝聚了相关县直兄弟单位的智慧和汗水,也得益于他不辞辛苦的协调。
项目批复后,他不是坐等待建,而是以“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积极主动地找上级主管部门衔接,特别是一些大项目,为争取资金早到位,项目早动工,他硬是跟着文件跑省市、上部委。S205挤入全省“十一五”规划笼子后,他多次找省发改委、省交通厅主要领导汇报,目前资金有缺口,他又是不厌其烦的利用各种机会向上级领导汇报争取资金,现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可望近期开工。为了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为业主服务,促进项目快建快投,他创造性地提出了“2小时办结制”,在资料齐备的情况下,优质高效地为服务对象办结诉求,来该局办事的人无不感到宾至如归。
认真履责 躬身为民建良言
作为单位的“一把手”的人大代表,夏吉平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始终把组织与群众的信任作为工作的动力,坚持在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上动脑子,紧紧围绕为人民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认真履行人大代表和发改局长职责,躬身为民建言献策,着力为民分忧排难。
前一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乱收费现象,夏吉平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实践中,他深入调查了解民情民意,和同志们一道在创造性地提出来了涉企收费“一费制”,通过调查研究,从2005年起,与有关部门一道对涉企收费进行了规范,开始尝试推行“一费制”,对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向规模企业发放《费负卡》,规模企业按《费负卡》上规定项目和标准到县政务中心按时缴费。此项工作在我县进展顺利,“多家费,一家收,分头拨”的收费机制已经建立,与前几年收费相比,每年可为企业减少负担100多万元。近几年来基本建设逐渐成为了县域经济中的“重头戏”,商品房的价格对老百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他感到理顺这块价费的关系是发改和物价部门的神圣职责。他硬是和同志们进工地、跑部门调研,出台了全县基本建设项目报建一费制管理办法,将基本建设项目报建环节必须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等项目全部纳入基建项目统一征收范围,从整体水平上来看,收费额度比以前大幅度降低,商品房价也得到进一步规范。中小学义务教育收费涉及到千家万户,他心里想的也是这千家万户的利益。从2004年起,他和同志们不断完善“收费明白卡” 并向全县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发放,坚决落实中小学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有效地遏制了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了学生及其家长的负担。开展三个“一费制”工作,很大程度从源头上遏制了乱收费现象,得到了上级物价部门的充分肯定。其中,涉企“一费制” 受到了企业老板、政府各部门的普遍欢迎,在全市推广,其收费办法通过《中国纪检监察报》、《湖南日报》、红网等多家媒体向省内外推介,一些县市纷纷到汉寿取经。
药品价格和医药服务收费贵曾是全县市民,也是近期人代会代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夏吉平深深地感到,要让有限的医疗保障资金发挥最大作用,就必须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各种价费监管。他带头到医药市场、医院、药品超市调研,亲自出马与有关部门协调,积极向政府建议,出台管价方案,限期监管到位。从2007年起,汉寿率先完善和健全药品价管理制度、常用主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医药价费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评价各医疗卫生单位执行医药价费情况,有近2000种(项)药品、医疗服务收费进一步明确统一。目前,全县各医院基本上做到了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全县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价格下降了20%,药品价格在省定价的基础上下浮了10%,每年为全县患者减负近300万元。如今,切实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群众反映“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好转,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夏吉平敏锐地感到市场上存在的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若不加以整顿、规范,或任其发展,必将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开展价格诚信测评是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一种有效途径之一,必须狠抓不可。近年来,他带领发改局“一班人”积极努力,在全省县一级率先开展价格诚信评比活动。根据自愿原则,通过宣传、动员各收费单位报名参评。在全县第二届价格诚信测评前,他又提出,与老百姓切身有关的水、电、气、通讯、医疗等垄断行业单位又要求必须参评。就这样,通过民意调查、民主测评、网上投票、集中评比等形式,将执行价格政策到位、明码标价规范、消费者满意的企业和事业单位评为价格诚信单位。两年一评,对评上的价格诚信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如今价格诚信测评在汉寿举行了三届,他看到全县经营者不断规范自身价费行为,消费者自我保护价费权益意识的氛围越来越浓,他感到非常的欣慰。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人民群众选出的人大代表夏吉平扶持弱势群体是他不舍的牵挂。为了让群众了解国家扶持弱势群体的价费政策,经济上真正得实惠,他一直琢磨,探索新路子,创新工作方式。在每年召开的市、县人民代表大会上,他总是根据自己平时调查了解的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积极发言,认真撰写代表议案,向市、县政府领导郑重提出。近年来,他先后撰写各种建议10多件,5000多字。在他和其他代表的积极努力建言下,扶持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与方案逐步出台。近年来,汉寿在全省率先推行扶持弱势群体价费优惠证制度。依据国家政策,把优惠的项目、优惠金额、落实的部门、经办人、价格部门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精心制成表格,印在证上,按照民政、劳动等部门提供的弱势群体人员名单,逐一核实,对生活确实困难的对象,及时免费办证,各有关单位认真执行国家扶持弱势群体的价费优惠政策,凭证优惠,严格遵守。2007年以来,共扶持弱势群体4000多户,每年减免他们的自来水费、电费、有线电视收视费等费用近50万元。特别是2007年底,液化气价格剧增,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他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后,动用县政府价格基金10多万元,补贴县城弱势群体,缓解因价格上涨费给他们带来的生活困难。了解这些情况的人都说,夏吉平为缓解弱势群体生活难又做了一件大好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滴汗水,几份业绩。正是夏吉平躬身为民,认真履职履责,实干与创新,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组织和人民没有忘记他,在他任县发改局局长的6年里,他5次立二等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嘉奖,1次被评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先进个人受省发改委表彰。多次被评为市、县人大代表活动积极分子和市、县优秀共产党员。
(编辑 薛野)
(作者 杨志林 田明时 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