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重点工作>代表工作>建议办理>详细内容

热心为民的好大姐——记石门县易家渡镇人大代表田春娥

发布时间:2009-12-1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田春娥,女,四十出头的她,当人大代表已经十年了。作为一名女人大代表,她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她从事着基层计生工作,视育龄妇女为姐妹,热心为她们服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用汗水和热情赢得了群众的尊敬。2008年,她被组织确定为村级后备支部书记培养对象,是易家渡镇人大代表中勤劳致富、热心为民的突出代表,群众称她是“我们的春娥姐”。

春色满园,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田春娥在带头致富上是巾帼不让须眉。1996年,她在庭园经济上进行了探索尝试,率先在村里办起了养鸡场,刚开始家庭条件不好,资金又不足,又不懂养鸡技术,她只好把鸡养在自己家中,视鸡苗为自己的子女。她苦心钻研防病治病技术,向书本学,向内行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终于净赚5000多元钱,尝到甜头的她,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05年初,她与别人调换承包地,投资8万多元,修建了一栋400多平方米的养鸡厂,专门发展养鸡业。看到田春娥养鸡发了财,村里的乡亲们也向她学,许多人上门向她讨教技术,她毫不保守,将技术全部传给别人,跟着她养鸡的农户个个都赚了钱,如今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已经发展20多户养鸡大户,年出笼鸡40万多只,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她隔壁组的农户王超家中有五口人,上有年迈的父母双亲,下有子女一个,王超本人以前当过半边瓦匠,由于技术不精,收入一直不高,家庭比较困难,看到田春娥养鸡发了财,他也想跟着干,可是由于他家经济条件不富裕,喂鸡又没有本钱,只能干着急。田春娥知道情况后,主动出面帮他赊些鸡苗,让他把鸡养大了卖了再还本。为了让王超把鸡养成功,田春娥三天两头上他家查看,手把手地教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王超也加入了富裕户行业,修建了中型养鸡厂,年出笼20000多羽商品鸡,过上了小康生活。走进村里每一个养鸡专业户家,询问致富经验,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说“春娥姐是俺的师傅,俺的成功离不开春娥姐的支持”。

春风化雨,热心干好本职工作

  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其主要工作之一是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为了做好本职工作,田春娥同志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刚接手妇女主任工作时,她对计生专技知识了解很少,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她挤出时间,不分日夜认真学习业务知识,钻研新条例,新法律,结合本村实际,经常利用下村入户调查摸底的时间,给育龄妇女群众传递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科学知识,减少了非意愿孕娠现象发生,减轻了群众负担。十年中,她也曾不被群众理解,听到过风言风语,遇到过个别对象的咒骂,但她从不气妥,总是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反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给对象算经济负担帐,一次又一次地化解工作对象的思想矛盾。2008年8月,本村有一位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女青年王某欲与本镇毕架山村的一位男青年杨某结婚,当时是男到独女家落户,并且女方已怀孕5个多月,女方家庭强烈要求生育,从当地农村风俗讲确实合情合理,但与国家法律不符,田春娥同志不畏艰难,往返于男女双方家庭之间,忍受着女方家庭和村里群众的不理解,给他们作过细的思想工作,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刚开始,男女双方家人见到田春娥就骂人,后来干脆关上门不理她,田春娥同志压住心中的不快,隔着门给双方家庭说好话,做工作,慢慢地双方家庭不吵不闹了,经过半个月不分日夜的努力,田春娥用真情终于感动了他们,女方家庭愿意引产。后来结婚不久,男方因为患肝炎引发肝癌病故,使得女方家庭至今感激田主任,她们说当时要是强行把小孩生下来,小孩肯定会患肝炎,给家庭带来的精神、经济压力后果不谌设想。十年来,田春娥同志不知走了多少路,磨破了多少双鞋,饿了多少回肚子,受了多少次气,遭了多少回白眼,没有人能记清楚,只有荣誉默默地证明她的功劳,她从事十年妇女工作,这个1200多人的村子,年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她个人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春蚕吐丝,淡泊名利勤奉献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田春娥同志有一句口头禅,“人大代表是条牛,群众是选我们是指望我们出力的。”因此,多年来,田春娥同志养成了牛的性格,辛勤工作,乐于奉献,不争名利。2003年“7、10”特大洪灾中,她与政府干部,解放军官兵一道,在抗洪抢险中组织群众转移,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洪水退后,她抽空回家看了看,养鸡场的鸡苗被洪水淹死了3000多只,她心里象刀割一样难受,丈夫也气得不理她,她深情地对丈夫说,“我是人大代表,我也知道自家的鸡重要,可是,洪水来临时,我能舍弃乡亲们来救鸡吗?……”她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村发放救灾物资,组织对水井消毒,灾后生产自救、灾民重建,把家里一切都撂给了丈夫,她丈夫戏谑地说“孩子她妈是个不归家的人。”2006年,当禽流感疫情发生时,她与丈夫主动给全村的鸡、鸭、鹅防疫,共免费防疫2万多只,给群众发展养禽业吃了定心丸。对村里的其他工作,田春娥同志总是积极配合,从不推诿。今年,村里熊婆婆的房屋在夏季的大雨中垮塌了,熊婆婆是个五保户,孤身一人,田春娥多次到镇政府、县民政局为她申请“爱心房”援建指标,又拿出自己修房剩下的砖瓦材料,只用了一个月,两间宽敞明亮的“爱心房”就建好了。难怪群众评价说“春娥姐心中装着全村人,她是咱们的贴心人。”

(编辑 薛野)

(作者 石门县易家渡镇人大主席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