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深情盈山乡——记汉寿县人大代表、退伍军人 彭志爱
2010年1月16日上午,湖南常长高速汉寿县聂家桥三元村出口处,集餐饮、住宿、休闲于一体的金隆山庄举行了盛大的开业典礼。三元村800多名父老乡亲聚集一堂,为山庄的开张捧场;山庄的主人,彭氏饮食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志爱也请来了乐团,为乡亲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为什么一家农家乐山庄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金隆山庄客房部经理一语道破玄机,“我们这儿100多名员工,从炒菜的大师傅到客房部的服务员,全都是三元村的村民!”聂家桥乡党委书记杨成义对彭志爱也是大加赞赏:“作为三元村的领路人,他始终以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为己任。”
1987年12月,彭志爱从部队退伍后,三元村一组群众推选他当了本组的组长,希望在他的带领下走上富裕路。可是三年下来,不仅群众没有富裕多少,自己也没什么成就。彭志爱深感愧对乡亲,着急上火。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跑长途运输的战友和他闲聊中说起,“319国道常德段没有一家停车歇脚的好餐馆,你何不就在此开个客运饭店,说不定搞头蛮大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91年初他的“三元客运餐馆”开张了。开业伊始,他就以“诚信为本,薄利多销”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生意越做越好,几年下来,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1997年,彭志爱在德山樟木桥地段开办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袁老板客运饭店”,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彭老板客运饭店”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在郴州、益阳、衡阳、湘潭以及常长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张。2003年,他成立了彭氏餐饮集团,逐渐把餐馆开到了广州、河南、四川等地,彭志爱富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老板。
这些年来,彭志爱把旅客成亲人,给予真心的关怀与帮助。对家乡的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特困户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全力支持家乡建设。
三元村残疾人瞿昌奎单身一人,因身体原因,既不能插田也不能种地,靠地救济度日,不仅生活无规律而且孤独寂寞,彭志爱想人之所难,帮人之所需,把昌奎安排在自己的三元餐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一干就是十多年,生活得蛮充实。石门桥镇年轻的残疾人高勇,因耳聋找不到对象自己丧失生活信心,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当彭志爱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到高家,接高勇到餐馆做事,一干就是几年,每年收入一万余元,生活环境变了,家庭开始走向富裕,给小伙子带来了新的希望,高勇对此非常感激。
2002年3月,湘运龙山恩运集团向祥福驾驶的一辆大卧铺车行至319国道谢家铺地段时,不幸发生翻车事故,当场重伤6人,轻伤12人,当志爱收到向师傅打来的求救电话后,立即邀集在场同事赶往事发地点救援,并分轻重缓急用自己的车将伤员一一送往常德市人民医院,并且主动拿出4100元现金为伤员办理入院手续。经医院抢救,6个重伤员脱离生命危险,个别轻伤员有待继续留院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彭志爱向院方请求,要求把重伤员转到德山二医院,此举主要是考虑重伤员生活不能自理,加之从自己的樟木桥餐馆送茶送水、送菜送饭就近方便的原因,故而院方答应了彭志爱的请求。第二天,志爱又用自己的车将重伤员接到二医院,又为其交了3000元的入院费。在伤员住院期间,一日三餐热茶热饭不要分文报酬,从所在樟木桥餐馆送到伤员手上,一送就是十多天,此举不仅感动了伤员,同时也感动了远在龙山的恩运集团,为此,集团负责人特意送来了“患难真情,永志不忘”的锦旗。
去年四月,四川梁平运输客运公司渝A81806号客运车司机见利忘义,竟然在常德火车站甩下旅客25人跑了,这些旅客都是到重庆的,半路被甩,非常气愤,当即打电话投诉,市运管处的有关方面负责人虽出面协调,但未达旅客意愿。中午时分彭志爱路过此地发现这一情况后,出于对被甩旅客的同情,自己掏钱招待被甩旅客吃中饭,饭后安排车辆又把旅客送至长沙火车站,并为他们无偿购买了返渝的火车票,共花费4320元。对此常德晚报作了专题报道。
该村村民丁九妹,因患恶性肿瘤需要1万多元的医疗费入院治疗,对于本来就经济拮据的家庭来说,哪有这么多钱治疗,只能眼睁睁在家等死。彭志爱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专程到九妹家找到她丈夫彭三劝说“身体要紧,病一定要诊,你没有钱我帮你出”。随后,牵着九妹进了他的车,亲自送到了石门桥肿瘤医院,当场为其交了8000元的住院医疗费。时隔几天,九妹手术后,彭志爱专程到医院看望,又为她交了5000元的医疗费。九妹康复出院后,彭志爱把她安排在自己设在樟木桥的餐饮馆打工,每月能拿到500元工资。现在九妹逢人就说,我这条命是志爱给的,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位好代表。
鼎城区谢家铺丁家桥村看过6旬老大伯卜良模,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已在志爱的餐馆干了好几年,去年因患癌症急需5000元的医疗费,彭志爱知道卜大伯家底,二话没说,在医院为老大伯交了5000元的医疗费,使老大伯得以入院治疗。
三元村一组五保户彭万春,近十年来,每逢过年过节,彭志爱都亲自上门送鱼送肉,遇到生病吃药打针,每次都给现金200元至300元不等。彭万春老人去世后,他又亲自安排老人的后事。三元村一句话人上书翟昌奎,单身一人,既不能插田,又不能种地。彭志爱就把他安排到自己的餐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一直干到现在,使翟昌奎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十多年来,彭氏餐饮集团先后安排本乡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50多人。从2003年起,彭志爱每年向母校聂家桥中学捐献助学金1万元,以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2006年家乡修公路,他带头捐款1万元。家乡准备修建一所敬老院,他又主动捐款3万元。四川汶川地震后,彭志爱不仅自己交了3000元特殊党费,还动员家属捐了1万元。十多年来,彭志爱共为家乡捐款捐物累计达20多万元。
彭志爱富了,但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才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2008年全县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前夕,村里的部分党员和群众找到他,请他回来当“带头人”。面对群众期盼的眼神,面对乡情的召唤,彭志爱没有犹豫,他把餐馆交给下属打理,回到家乡。
2008年4月,彭志爱高票当选为三元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的第一个月,他就出资3万元,对村部进行了整修,添置了广播、功放等器材,开通了远程教育站点,改善了党员活动室。为切实减轻群众负担,他取消了“一事一议”收费项目,并向群众承诺:“今后村里一切公益性建设均由他本人或村集体承担,不再向群众摊派”。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要靠好的产业带动。德山开发区的迅速发展,让彭志爱看到,发展服务业大有可为。2009年,他投资700万元,兴建了一座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集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酒店,命名为“金隆山庄”,寓意为三元村铺就金色的康庄大道。酒店开业后,不仅提供了100多人的就业机会,还将带动三元村蔬菜种植业、果木业和农家乐旅游业的发展。
从2002年11月以来,彭志爱先后当选为汉寿县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彭志爱认为:“当人大代表就要热情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这个认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是在实践中提高的。
刚开始当代表时,彭志爱只是搜集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照传照讲,意见大多比较零碎,有的超过了本行政区域的职权范围,有的则是在目前情况下根本无法解决的。因此,采纳率不高。从实践中,彭志爱认识到人大代表决不能仅仅当个“传声筒”,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实际情况,学好法律法规,吃透上级党和政府的政策,努力提高着眼全局议大事的能力。近些年来,他还在选区内每个村都有固定联系的1—2名选民,每次抽时间下村组,都要到选民群众家里坐一坐,谈一谈。他还定期邀请这些“信息员”到自己家里作客,请他们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同时,他还把上街购物、走亲访友当作了解民意的渠道。彭志爱为人谦和,平易近人,群众把他当成贴心人,有困难和忧愁是愿意向他倾诉,而对于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彭志爱都能及时提出建议,督促、协助政府及时解决。近几年来,他依法提出议案和建议10余件,达5400多字。内容涉及“三农”问题、公路建设、教育、第三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如今年二月他在出席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之前,他连续一个星期奔走在乡间小道,走村串户,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与要求,连续两天两上晚上加班加点整理材料,先后撰写了《关于加强公路建设的建议》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议案》等,在会上向大会主席团提出,引起了县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的很快得到了解决。
人大代表为人民,挚爱深情盈山乡。近些年来,彭志爱深受人民群众拥戴,先后三次被评为汉寿县人大代表活动积极分子,被授予县、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退伍军人等光荣称号。
(编辑 薛野)
(稿源 汉寿县人大常委会 田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