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重点工作>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关于200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

发布时间:2010-07-12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常德市审计局于2010年3至5月对200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 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审计结果表明, 2009年,市委、市政府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及时推出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积极财政政策与举措,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确保了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积极施为,确保财政收入任务完成。

  2009年,我市采取有力措施,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通过加强财税征管,创新和完善聚财机制,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33.84亿元,较上年增长19.11%,财政收入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45亿元,比预算增加1.15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9.88%,其中:税收收入17.67亿元,比上年增加2.44亿元,增长16.02%。

  二是有保有压,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财政支出重点继续向社会事业倾斜。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各项民生的支出合计16.28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49.75%,比上年增长11.35%,促进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二是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提出的厉行节约要求。2009年,全市行政运行成本得到控制,因公出国、车辆运行、会议、公务接待等支出同比均有下降。

  三是注重实效,推进地方财税体制改革。

  一是不断完善财政体制。落实了市本级与武陵区、德山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财政体制调整措施,促进了市区两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优化配置。二是继续推进政府采购改革。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将市直卫生系统购置医疗设备、器械及市直单位网络租赁等均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三是加强全部政府性资产的管理。完善各单位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对小车等回收资产实行公开拍卖、透明处置,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四是加大力度,提升财税管理水平。

  一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管理,推进了市本级财政拨款提速。二是阳光理财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大了涉民资金分配的透明度,对5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分配、拨付、管理情况进行网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政府投融资管理得到进一步深化。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加大城市建设融资规模,有力地支持了德山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柳叶湖环湖路等项目的建设。四是财税监管得到进一步深化。财政、地税部门重点开展“小金库”及清理整顿市城区房产税费等专项检查,规范了财税秩序,促进部门单位完善了管理制度。

  200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收支行为得到逐步规范。但也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税管理部门层面。

  1、政府采购预算工作有待加强,部分项目采购程序欠规范。

  一是2009年未按照单位年度政府采购项目及资金计划编制政府采购部门预算,由各单位以询价方式零散采购各式电脑806台、金额402万元,采购办公家具71批、金额113万元,未能充分发挥公开招标采购的规模优势。

  二是由于无年初政府采购预算,而实际申请与需求到位的时间较短,导致市区出租汽车改色支出121.21万元和市工人文化宫添置中央空调支出128万元等项目,采取询价方式采购。

  2、部分税种混库。2009年,武陵区地税局在汇缴税款过程中,将城市维护建设税147.53万元作为印花税入库,并导致市级预算收入减少48.68万元。

  3、部分财政专项补助未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截至审计时止,财政未及时将2008年度上级拨入的专项补助资金146.98万元拨付到相关的项目单位。

  4、部分农业专项资金整合使用的力度不够。

  一是2009年市本级共下达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95个,安排财政资金448.6万元,平均仅4.7万元,同时,执行单位也未及时提供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估报告。

  二是2009年12月共下达市级水库除险项目146个,安排财政资金335万元,平均仅2.29万元。

  5、部分财政资金沉淀,未及时发挥效益。

  一是财源建设资金沉淀1025.18万元。从预算外资金专户存款利息中提取的财源建设资金余额407.98万元及“财源建设资金专户”累计结余617.2万元,近两年一直未安排使用。

  二是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专户沉淀205.75万元。从2008年以来,“农土资金”专户存款205.75万元,至审计时止未安排使用。

  6、城建融资专户账务处理不及时。2009年末,城建融资专户借出的资金余额37.57亿元,一直挂账未处理。其中2009年无发生额的有70余家项目单位,而对应的工程项目已完工或为单位一次性借款,未及时清理、收回或转列支出3.22亿元。

  (二)预算执行单位层面。

  此次审计了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环卫处、市福利院等单位2009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普遍存在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情况。市环卫处公用经费等支出挤占项目维护建设等资金225.74万元;市卫生局公用经费支出挤占信息平台建设等资金38.12万元;市福利院将城市低保资金挪项用于社会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支出18.52万元;市农业局下属单位挪项使用新农村道路建设等专项资金6.23万元。

  2、建筑垃圾渣土处理费减免审批程序欠规范。城区建筑垃圾渣土处理费(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减免审批,按市政府规定应纳入非税收入统一管理。但在执行过程中,市环卫处将部分项目的减免由单位自行签批,有的项目报送资料也不完整。2008至2009年度,因审批程序不到位和手续不全而少收渣土处理费343.51万元,占应收额的58.46%。

  二、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情况

  在本次预算执行审计中,我们还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部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电子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等情况的审计调查。

  (一)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审计调查情况。

  省政府下达给我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中的化学需氧量重点要靠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来完成。截止2010年3月,市本级及8个县市区已筹措资金4.87亿元,建设了9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设计能力28.5万吨。除鼎城和德山外,其余均已进入调试或运行阶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配套设施建设滞后。7个已进入调试或运行阶段的污水处理厂,厂区内配套设施未完工,建设工程没有竣工验收,排放水质达标情况也未通过环保部门验收;配套的污水管网建设仅完成77.6%,应建成的8座提升泵站还有4座未开工。

  二是投融资方式存在潜在财政风险。除石门县外,其余8座污水处理厂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建设,合同约定特许经营期长达25 -30年,在配套管网未完善的情况下,政府按保底污水处理量向投资方支付费用,而城市污水处理费入不敷出,合同经营存续期内财政补贴压力较大。

  三是县级财政未及时将上级专项补助资金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6587.04万元。

  (二)失业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审计情况。

  通过对市本级2008至2009年度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征管、使用情况的审计,我们认为,两项社保基金的征收措施基本到位,管理和支付较规范,较好的保障了我市就业再就业,以及失业和工伤等社保政策的落实。2009年共征收失业保险基金4749.45万元,支出1432.81万元,年终累计结余10599.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649.81万元,支出1616.24万元,年终累计结余1380.94万元。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市劳动就业处将德山玻璃厂(破产企业)抵缴失业保险费的门面40.8万元,计入了单位固定资产,未及时变现。

  二是2008至2009年度,在工伤保险基金中列支的大宗印刷品业务等费用39.81万元,未实行政府采购。

  (三)部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审计调查情况。

  市中达国资经营管理公司经市国资委授权经营管理原市直改制企业移交的国有资产。截至2009年末,授权管理的资产包括实物资产20959.53万元,债权11079.88万元,股权4833.37万元和股份4万股;实际收回债权1120.78万元。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授权管理的国有资产建账不完整,财务账与资产台账登记存在脱节现象,不能及时全面反映国有资产增减变化情况。

  二是部分对外投资收益欠佳。2009年,公司将取得的20辆出租车牌经营权交个人承包,年上交承包利润仅8.5万元,低于我市出租车行业平均利润;投资中达商品混凝土公司150万元,该项目因故中途停建对外租赁,未能实现预期投资目标。

  三是收回债权难度较大,导致成本费用偏高。

  (四)电子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情况的审计调查情况。

  2007以来,我市财政共投入电子政务建设资金2500万元,相关部门单位建立了独立和比较完备的电子信息系统,但系统运行还比较封闭,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认识不够,缺乏互联互通机制。近年来,我们通过计算机审计横向关联比对不同部门电子信息发现,我市在专项资金、非税收入、基建投资、国土出让、矿产资源和行政审批与许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管理增效空间。

  如:2009年,市公交总公司申报享受国家成品油补贴的公交车辆信息与交警部门车辆管理系统的信息不一致,造成该公司超范围上报享受补贴车辆11台,近三年多领补贴专款78.42万元;今年,将享受廉租住房补贴的人员信息与商品房的购买登记信息进行关联查询,审计发现市城区有6户家庭于2009年分别购买了90㎡以上的商品住房,却仍在享受廉租住房补贴。

  三、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情况

  2009年,市审计局在认真做好预算执行审计的同时,还重点组织开展了对下级政府决算、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住房公积金等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并对8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一)对下级政府决算审计情况。

  2009年,通过对津市市、桃源县、汉寿县政府决算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地支持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税费减免政策欠规范,部分新增工业用地未充分发挥效益。

  二是财政收入总量偏小,支柱性财源不足且欠稳定,财政平衡能力较为脆弱。

  三是预算编制欠科学、完整,预算执行不够到位,财政收入的征收存在跑冒漏滴现象。

  四是可用财力自给率偏低,公务员和教师津补贴的财政保障未能全额到位,地方专项配套缺口普遍较大。

  五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且逾期债务较多,偿债压力逐年加大。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从优化地方资源配置、积极培育财源、确保财政支出重点、清理地方政府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防范财政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审计建议。

  (二)洞庭湖区农民负担综合改革水费补贴专项审计情况。

  2007年以来,为进一步减轻环洞庭湖区农民负担,上级政府做出了停止收取水费的决定,并由省财政下拨水费补贴专项资金。对鼎城区、安乡县2007至2008年度水费补贴资金专项审计结果表明,该项资金在保障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管养及正常运行,促进湖区粮食增产、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审计发现,存在部分水费补贴资金未实行专户专账管理,资金使用没有实行报账制,管理机构公益性职能运转支出超限额1145.65万元等问题。

  (三)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审计情况。

  根据省审计厅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对全市2007年秋季至2009年春季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部分学校助学金的发放进行了延伸调查。审计发现,部分学校存在向申报资料不全的资助对象发放助学金15.14万元,助学金发放不及时271.86万元,直接用助学金抵扣学生学费和生活费87.47万元,学校未按规定足额提取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资助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健全有效的资助工作机制,建立高效顺畅的资金拨付渠道,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到位的审计建议。

  (四)住房公积金专项审计情况。

  对全市2007至2008年度住房公积金专项审计结果表明,我市住房公积金覆盖率得到提升,公积金贷款和提取程序基本合规,在确保资金整体安全的同时,积极发挥了住房公积金的功能性作用。但也还存在着经办机构违规提供无担保(抵押)贷款483万元,对部分单位个人缴存基数审核管理欠严格、个人缴存额超过最高缴存限额,未及时将部分单位缴存的公积金分解到个人账户等问题。审计提出了加大住房公积金扩面深度和广度,加大逾期贷款清收力度,合理调控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等审计建议。

  (五)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审计情况。

  2009年,投资审计的重点放在涉及民生和中央“保增长、扩内需”新增投资的项目方面,对20个市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从开工前预算、工程决算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审计。审计投资总额6.9亿元,审减工程投资额1.01亿元,平均审减率14.62%。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工程前期工作欠到位,超预算投资较普遍。2009年审结的11个项目合计超预算(合同价)金额9885万元,超40.53%。如:德山龙潭路因设计变更等多方因素影响,工程费用审定金额1370.84万元,比合同价增加597.72万元,超77.31%。

  二是部分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个别附属工程和设计、监理等服务项目未招投标,如:楠竹山机埠电气设备安装工程105万元、红旗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和监理服务73.98万元、2008至2009年度投资额464万元的8个环卫工程建设项目,均未按规定招投标;部分工程存在违规转包或出借施工资质等情况。

  三是施工方虚报、重报工程量。在2009年审减的投资额中属于工程量不实的占20%。

  (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2009年,对全市73个单位的87名党政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共查处管理不规范金额16038.60万元,移送纪检部门处理的违纪案件线索2起。审计发现,存在个别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够强,部分重大经济决策欠科学、欠民主,执行欠到位,单位内部控制不够严格,对下属单位监管不到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够明显等问题。通过审计,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和评价办法,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等建议,为党委政府考核和任用干部提供了参考。

  2010年6月21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听取了200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并研究部署了整改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