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 推进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常德——2009年常德环保世纪行采访记
2009年常德环保世纪行在今年6月2日拉开序幕。常德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带队领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燕中炎,常德环保世纪行组委会领导小组组长、市人大城环委主任委员兰枝云,常德环保世纪行组委会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人大城环委副主任委员杨耀金,以及市环保局、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带领我市几家主要媒体走访市城区、部分区县(市)对我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污染处理厂建设进展、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现场采访,目的是把人大的法律监督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的“推进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常德”。
呵护生态美柳叶湖行
6月5日,第38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由常德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组织,市人大城环委牵头,集合我市几家主流媒体,前往柳叶湖畔。一看,看柳叶湖的生态环保现状,二听,听专家、单位介绍环保工作的进展和计划。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环保事业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柳叶湖作为魅力常德的一个标志,一直牢固树立了“一湖清水就是柳叶湖”的理念,以打造生态旅游景点为目标。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度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坚持有“舍”才有“得”。柳叶湖上的餐饮行业为这座湖赢得了不小的经济收益,但是餐饮的污水排放也成了柳叶湖环境安全的巨大威胁。对此,管委会坚持从长远考虑,坚决取缔餐饮船的经营,彻底杜绝了由此而生的水体污染。从某种意义上说,柳叶湖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可是环境得到了保护,生态得到了复苏,环保的价值远远大于短暂的经济利润。
“天生天养,鱼水得利。”养殖功能一直是柳叶湖的主要生存功能,投肥养殖的后果是水体的变质,为了有效防止投肥养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去年,柳叶湖管委会收回了渔场承包权,明确相关责任,并每年向渔场补偿清水养殖费100万元,有效防止了投肥养殖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先后投入10多万对本辖区内的珍珠养殖进行了转产和取缔。
严格监管,加强监督。面对柳叶湖度假区周边火爆的农家乐餐饮,和由此产生的污水排放问题,柳叶湖管委会先后投入了280多万元,进行排污管网及污水提泵站的建设,使餐饮废水进入了城市污水管网;同时,对于湖区所有招商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坚定了环保的决心。
群众支持高,生态环境好。为了加强生态保护,减少生态破坏,去年年底,花山煤矿、粉煤场的取缔已经圆满完成。在实地采访中,记者遇见了曾经在花山从事煤矿采集的工人,他们纷纷表示,虽然取缔煤矿让他们“失业”,可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饮水安全,他们愿意积极配合。现在许多原有煤矿工人都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
环保需长效,和谐收益高。“先保护后发展”的工作理念是柳叶湖管理和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谐的生态环境造就可循环的长远效益。柳叶湖管委会起草和制定了《柳叶湖水域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水体水质日常监管制度》并开始实施。与此同时,对水质监测分析的加强,及时了解水质变化情况,科学决策,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生态区建设总体方案》还确定了未来十五年生态建设的保护措施。
尽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柳叶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可是隐患依然存在,环保动作仍然还是刻不容缓。在环境问题上,从长计议才是正理。常德环保世纪行组委会借记者向社会呼吁:加强生产生活污水的处理,加大农村清洁工程和垃圾清运,别让人为的污染毁坏了我们美丽的女儿河。
柳叶湖沿岸的美丽风景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环保监督不光只限于人大的法律监督,更不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而在每一个人心里,并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行动上。
风景优美的柳叶湖
临澧官亭水库禁肥得利行
临澧县官亭水库作为我省十大中型水库之一,集雨面积101平方公里,正常蓄水5650万方,养殖水面5000亩。自1958年兴建以来,为澧北平原十万亩农田的稳产丰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周围七个村上万人的饮用水源来自这个水库。1986年和90年代中期,官亭水库先后引进了化肥养鱼技术和生物复合肥,鲜鱼产量大幅上升,养鱼带来的经济效益除了保证35名养鱼职工的工资及生产成本之外,还给管理所上交利润50多万元。这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财政不拨款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费也只要靠水库养鱼和灌区供水及水力发电而来,其中养鱼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可是投肥养鱼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给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水库中的水铁、锰元素过量,使水库沿线的村民用水时出现皮肤过敏,水体散发出的气味也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2008年初,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保护水资源的管理办法,官亭水库作为我市农村饮用水市级重点保护水源,从2008年4月1日起,全面禁止投肥养鱼,并于5月1日终止了原有的养鱼承包合同,大水面养鱼实行生态养殖,人放天养,自然生长。2008年市、县两级政府分别给予财政补助资金12万元和15万元,使得禁投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县政府每年还给予90多万的财政拨款,为长期禁投提供了经费保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水库水源经检测已经达到三类水质,符合人畜安全饮用标准。现在,官亭水库周边已经修建自来水厂,让水库周边的百姓喝上清洁的水,促进了和谐;由于水质的改善,引进冀东水泥厂生产生活用水项目落户官亭水库,提高了单位经济效益;政府的支持和财政补助,保证了单位的经费来源,稳定了单位的安定团结。
禁投的成功得益于有力的组织领导,保护规划长效、监督体系健全、宣传号召有效、群众支持率高。
市人大城环委副主任委员兰枝云带领采访团到官亭水库
生态循环有机农业桃源行
市人大城环委副主任委员杨耀金带领采访团到桃园生态肥料生产现场
桃源县在生态有机肥料的研制与开发、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开展上支持环保颇有成效。通过引进活性生物有机肥技术,采用高温活性酵素,高速发酵,将废弃的秸秆、鸡粪等农业废弃物生变成无公害的生物有机肥,实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增强地力;增产效果明显;减轻病虫害,改善农产品品质;更重要的是用行之有效的方式解决了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变废为宝。
生态有机肥发酵设施
青林回维乡的猪场实行“猪、沼、林、渔”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充分利用养殖肥料、排泄物开发沼气,猪粪如池、沼气池发酵、转化沼气供猪场取暖、利用沼气转化发电肥料、渔业喂养养殖。
无需清理粪便的猪圈
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汉寿行
汉寿县狠抓农村面源污染,县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组织联合调查组,深入农村基层,就全县农村面源污染及整治情况进行专题调查,针对调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在整治工作中取得成效。
金盆岭社区居民“改水、改厕”率达100% 沼气入户65户,修建了垃圾处理场,配备卫生保洁队。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金盆岭村、南台村等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示范片的建设解决了原有的环境问题,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同时也加速了农民的致富步伐。走在金盆岭村的道路上,清新美丽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此外,在珍珠养殖方面,由于市委市政府下决心、下大力,提出了5年内使珍珠养殖退出市场的目标,并完成了1.5万亩的进度任务。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正如如火如荼进行中……
2009年常德环保世纪行活动到6月9日已经告一段落,为期一周的新闻采访活动划上句号,可是环保工作并没有结束,推进节能减排,构建和谐常德的任务将永不松懈。
(记者 薛野)
(审签 李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