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文明城市工作系列报道
幸福指数在文明创建中飒升
——武陵区贾家湖社区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市人大常委会信息中心 李宏伟 曾环石 薛 野
近日,笔者再走进武陵区城西街道贾家湖社区,一种氛围令人顿生感动,甚至有些陶醉——干净整洁的巷道、明亮的社区服务中心、居民随乐翩翩的休闲舞步、有序的社区生活场景……这一切,无不浓浓洋溢着社区一派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原来,贾家湖社区正在认真落实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统一部署,用实际行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如此明显的效果。笔者好奇之余,忍不住探身问向巷道口一水果摊的老大爷,老大爷天生的大嗓门:“这都是搞文明创建的结果,我们社区居民都参与创建,生活环境比前好多了,幸福!……”在爽朗的笑声中,笔者看见在全市文明创建工作中,古城常德广大居民们的幸福指数正在飒升!
现状:社区创建亮点多
贾家湖社区位于市城区中心地带,有居民小组43个,其中农转非居民小组2个,总户数2960户,8197人,破产企业宿舍16家,开放式管理小区3处,私营农贸市场1家,临街及小街小巷门面260间。辖区内有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博物馆、区国土局、市无线通信局、区计生局、区总工会、区劳动局等13家驻片单位。外来流动人口也较多,给日常的各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以前的社会生活中, 居民楼道中遍布“牛皮癣”、小广告,街头巷尾出店经营、乱摆乱放现象严重,辖区内网吧、茶馆存在问题隐患多……
文明创建,社区是重点。7月12日下午,贾家湖社区文明创建联点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市地税局、市疾控中心等单位有关负责人齐聚社区,指导社区创文明城市工作。面对社区内破产企业多,开放式管理的小区多,下岗职工多,困难户多的现状,社区和联点单位的创建工作负责人认为:推进社区创建文明工作肯定是困难重重,但“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常德”的目标不能有半点懈怠,大家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取得创建成功。时间又过去了近二个月,社区的文明创建亮点频频:
“灯亮了、路平了!”白天黑夜出入在社区巷道的居民有些情不自禁。文明创建工作开始以前,贾家湖社区有几处道路没有路灯,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创建伊始,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社区联合规划,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首位,率先解决了道路亮化问题。路灯照亮了社区的大街小巷,居民交口称赞。社区的路面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创建工作中,联点单位和社区坚持第一年打好创建基础,第二年巩固细节的方针,为社区内部分路段实施了硬化和疏通,解决了百姓出行问题。
“经营秩序井然了!”贾家湖社区地处市城区中心地带,破产企业宿舍16家,开放式管理小区3处,私营农贸市场1家,临街及小街小巷门面260间,人多社情复杂。辖区内的经营户出店经营、乱摆乱放、辖区内网吧、茶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在创建之初较为普遍。针对出现的问题,贾家湖社区在联点单位的支持配合下,认真研究,积极提出整改措施。利用一切力量配合相关部门对社区绿化带进行清理、扫除,并作好环境卫生的日常保洁工作。协同社区民警加强对辖区内网吧、茶馆的管理和监督。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些问题得以有效化解。
“楼道干净了、牛皮癣不见了!”贾家湖社区流动人口多,居民来源复杂,整个社区呈现开放式结构,没有形成集中的整体院落。创建之初,不少楼道甚至主街道墙面上都布满“牛皮癣”,即使经过了清理,一段时间后又死灰复燃。联点单位负责人与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一道,采取重点防范,全面整改,号召小组长、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积极分子和社区巡逻队员,加强夜间巡逻,特别针对每天凌晨2-3点钟乱贴“牛皮癣”活动频繁的现象进行了防范。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还亲自走进社区,几次到社区楼道突击检查,带领群众清理“顽疾”,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居民的创建积极性,创建工作逐渐形成了合力,齐抓共管的态势形成,“牛皮癣”终被封杀!
……
做法:群策群力齐创建
“这些可喜的改变不是一两天的事,是长期以来一些部门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区调动全体居民的积极创建的结果。”社区负责人在回顾这两年的创建工作中说道。原来,在创建工作中,社区作为创建工作的主体,真正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创建工作摆在首位,遇到难题向联点单位汇报,共同研究处理办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具有指导性的文明创建工作模式。
以身作则,领导干部带头抓。今年8月初,市文明创建领导小组负责人文承保又带队深入社区进行创建工作突击检查,督促社区创建工作开展。这次检查中,与以往不同的是,文主任对社区创建工作明显给予了肯定。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彭启云带队与社区工作人员及聘请的文明协管员一起清理破产企业宿舍和无人管理小区的楼道共256个,清理杂物25车,清理阴沟119条,清除杂草500平方米,清除“牛皮癣、小广告”近50000张,以及三条小街小巷的整治和保洁等。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德军更是把社区创建现场当作第二办公室,现场指导创建工作开展。他说:“我们始终坚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数的标准,督促和支持社区把创建工作落实到位。”武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之松对贾家湖社区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要加大资金投入、要强化工作宣传、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创建合力,做到事事有人抓。社区党总支书记谢芳作为创建的具体负责人,与广大居民群众一道,天天出没在社区巷道里,时时带领群众在创建中……
职责明确,工作细化积极抓。社区作为创建工作的主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创建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创建。社区负责人通过居委会的组织建制,通过发动党员、社区能人及热心群众,户户到、家家落,广泛宣传发动,让每个社区家庭成为文明创建的最基本的单位,把创建工作做到最基层。对于社区公共部分,由社区负责协调安排,并与联点单位联系,争取支持。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社区创建联系单位不仅从人力上积极予以支持,还从经济上予以大力支持,前后共为社区资助创建资金10余万元。社区将这些资金用在创建的“刀刃”上,为社区群众解决最急切盼望的难题:安装实通小区内路灯一盏,疏通五一制革厂宿舍下水道三条,国土巷、文明巷路面硬化1000米……
注重深化,调动群众共同抓。在创建中,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百姓亲身体验了创建的成果,享受到了创建的果实,打心眼里对创建工作心悦诚服,投身创建的热情也高了。在创建工作开展过程中,伴随着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居民的文化生活品味明显提高。6月份、7月份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与社区组织居民群众开展了两次“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机关领导还与社区一起组织居民群众学习了“道德模范”活动,大大提高了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入户宣传中发现社区有很多因年龄偏大、无一技之长且残疾的困难家庭后,各方踊跃捐款5000余元。社区还组织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居民群众深深地感受到了社区家庭的温暖。文明创建工作正深入每一个居民群众的心中……
展望:时时处处皆文明
笔者走到贾家湖社区的一个胡同口,看到几位银发老人们手执茶壶,正在聊天畅谈……笔者的心情更加愉悦起来:贾家湖社区虽地处闹市,但熙攘的人流打扰不了居民们恬静、充实、有序的普通生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或许,这只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可是它折射出的却是一种文明、一种态度、一个趋势。
市文明创建领导小组负责人文承保在指导创建工作中指出:“贾家湖社区的创建工作做得出色,值得推广,要把好的做法在全市范围内宣传推介,提高整体创建工作的效率。”贾家湖社区地处常德古城的中心地带,它肯定会以其崭新的文明状态,放射状地扩散、再扩散,最终将感染这座古城里的每一位居民。
8月23日,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一场文明创建工作的再次动员会召开,会议明确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神鼓劲。据悉,常德这座古城即将迎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复检,它将在“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华诗词之市”、“中国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诸多荣誉的基础上,再添光彩!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它将不断地改善居民的基础生活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文明、清洁、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增强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它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聚引人才和资金,实现富民强市;它将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市民文明修养,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届时的常德,将会时时处处皆文明!
文明创建工作再次召开动员会
本网8月23日讯(记者 薛野)今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再次召开动员会,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神鼓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元英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彭启云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了市委关于文明创建工作的主要精神,近期召开的文明创建工作调度会上,市委对创建工作作了进一步的指导和明确。在迎检工作进入倒计时的特殊时期,我市要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做好责任区范围内的一切工作,全力以赴,支持创建。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彭启云强调了文明创建工作,包括社区和单位的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各单位各委室要分工合作,努力做好迎检配合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元英指出:要把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门内达标内容落实具体,任务分解到位,做好细节,动员整个机关全力支持创建。
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室主要负责人及办公室班子成员参加了今天的动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元英在会上作动员讲话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彭启云主持会议
动员会议现场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文明城市工作——社区创建工作调度会篇
本网7月14日讯(记者 薛野)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创建工作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德军及部分领导小组成员一行,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联系点——贾家湖社区,召开了文明城市创建调度和动员会。他强调,社区要做好全力做好创文明城市工作,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工作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在贾家湖社区召开动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创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
本网7月13日讯(记者 薛野)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元英、秘书长彭启云出席会议。
此次动员会传达了我市创文明城市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职责,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工作要求。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元英强调要明确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明确各自的职责,明确要求和任务,保证不出问题。她指出,要加大领导力度、加大监督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具体到机关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行为细节,都要严格要求和把关,把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元英在动员会上讲话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彭启云在会上讲话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市直连点单位联系贾家湖社区创文工作
简 报
7月12日下午,市人大机关副秘书长刘德军、纪检书记彭海涛、调研室副主任王志远;区人大主任郑之松、市疾控中心书记袁家新;市地税局办公室主任李中华等领导深入贾家湖社区指导创文明城市工作进展情况。
一、听取了贾家湖社区书记谢芳同志的有关创文工作的情况汇报。
贾家湖社区位于市城区中心地带,有居民小组43个,其中农转非居民小组2个,总户数2960户,8197人,破产企业宿舍16家,无人管理小区3处,私营农贸市场1家,临街及小街小巷门面260间。辖区内有市人大、市政协、市博物馆、区国土局、市无线通信局、区计生局、区总工会、区劳动局等13家驻片单位。外来流动人口也较多,给日常的各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当前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就出现了辖区内的居民楼道中存在“牛皮癣”、小广告,出店经营、乱摆乱放、辖区内网吧、茶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贾家湖社区在联点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城西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研究,积极提出整改措施。一是动员号召小组长、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积极分子和社区巡逻队员,加强夜间巡逻,特别针对每天凌晨2-3点钟乱贴“牛皮癣”活动频繁的现象进行了防范;二是利用一切力量配合相关部门对社区绿化带进行清理、扫除,并作好环境卫生的日常保洁工作;三是协同社区民警加强对辖区内网吧、茶馆的管理和监督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近段社区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收到了较明显的成效。
二、区人大郑之松主任就如何抓好贾家湖社区创文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他希望在下一阶段的创文工作中:①要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②要加大创文宣传力度,调动全体市民参与创文的积极性,加强对创文先进典型的宣传;③要加大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做到事事有人抓。④各联点单位要高度关注创文工作,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创文的目标任务上来,积极为长效、规范化建言献策,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市人大机关副秘书长刘德军汇报了近期创文工作。自今年创文工作启动后,全机关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扎实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的落实,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第一,机关领导高度重视,切实落实“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力量到位。今年以来,在本机关召开了专题会议,全面研究部署创文工作。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方案和工作部署,成立了创文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划分到人市人大机关领导先后多次下道社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也先后多次视察了贾家湖社区、主要交通路口等地的创文情况,并提出了合理意见。二是责任分工和奖惩到位。对创文相关工作,一项一项逐一分解,一级一级分责任。有效地强化了创建的责任意识,推动创文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督查督办到位。市人大机关派有专人对重点地段、主要路口、等进行督促。
第二,针对弱项重点突破重点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做好社区责任区、宿舍区、机关绿化带等保洁工作,确保了路面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无垃圾落地;加大了对社区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环境卫生的保洁力度,;发动居民搞好家居卫生,清理房前屋后乱堆放的杂物和乱张贴,疏通沟渠,确保不留卫生死角。对社区乱拉乱挂和公共设施上乱张贴的问题实行无缝巡检,清理“牛皮癣、小广告”贴近10000张,乱涂写12000万处,责任区乱拉乱挂乱张贴的问题得到基本整治;
第三,重点做好入户宣传工作前。一阶段本机关全力配合社区下道社区居民家中每家每户宣传创文明城市工作,基本做到了家入户晓。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半个月来,在广大市直联点单位、驻区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我社区按照预定进度稳步推进着各项创建工作,在美化环境卫生、提高居民知晓率、为居民提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共同推动着、道德优良、秩序安定、环境优美的文明社区进程,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0年常德市人大机关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意见
根据《常德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好2010年全市文明交通行动,切实增强公民文明交通意识,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实现工作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特制定2010年常德市人大机关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意见。
一、精心组织,周密筹划,抓好启动实施工作
1、5月20日前,要根据部省、市三级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人大机关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进度和部门职责。
2、5月31日以前,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设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职责和确定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机构,启动工作开展。
3、6月初,召开市人大机关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启动大会,由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宣读实施方案,部署工作。相关代表表态发言。
4、围绕整体方案的推行,制定工作推进时间表、相关系列制度及议事规则,扎实开展综合情况掌握、突出问题解决、考核标准制定、议定事项落实、典型经验交流等工作,并对本地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考核。
二、突出主题,形成氛围,抓好宣传教育工作
1、机关车队和新闻中心,实施文明交通媒体行动计划。具体宣传方案由车队印发各委室。
2、开辟“文明交通大家行”专栏,开展交通文明行动日常宣传报道,通过专栏宣传,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鞭挞不文明交通现象,剖析交通陋习,分析典型交通事故,宣讲交通安全知识,传播文明交通理念。
3、6月份,机关立宣传标语、橱窗;制作文明交通行为知识手册进行发放;开展文明交通行为宣讲活动;7月份制作文明交通公益广告、标牌、图片、音响资料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8月份开展文明交通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文明交通素养。
三、明确重点,分步实施,抓好集中整治工作
1、5月份开始车队将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市交警支队对机关车辆安全检查、通报、曝光的情况进行通报。从7月份开始,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2、6月份,重点针对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等交通陋习和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危险驾驶行为进行整治。7至9月,在针对“六大交通陋习”和“六大危险驾驶行为”整治不放松的情况下,增加对机动车随意停放、随意掉头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教育和整治。
3、6月份对机关安全设施普查;7月份开始,对存在道路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
常德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文明交通意识,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根据全国、省、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要求,决定从2010年至2012年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以“关爱生命、文明行动”为主题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把我市打造成“强、美、雅、和”的桃花源里的城市为总体目标,以文明城市创建、满意政府建设为载体,以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为内容,采取部门联动与分类行动相结合、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宣传教育与查纠惩处相结合、硬件建设与制度建立相结合的手段,不断强化交通秩序管理,大力倡导文明出行,提高公民文明交通素质,解决人车路突出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推动市人大机关“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成立常德市人大机关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德军任组长、彭海涛、严龙任副组长,各委室分管车辆管理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严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研究宣教工作的具体策划、指导、检查和考核工作,协调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主题活动。
三、工作目标
通过“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实现三个确保。确保市人大机关文明城市创建有涉文明交通的指标全面达标;确保精神文明建设中有涉交通出行考评指标全面达标;确保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创建评价指标全面达标。
(一)2010年为启动实施年。首先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通过开展大范围宣传教育活动,明显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考核目标:
1、机关工作人员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
2、机关车辆交通违法率控制在10%以下。
(二)2011年为深化推进年。继续深化2010年文明交通行动的成果。考核目标:
1、机关工作人员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达到100%。
2、机关车辆交通违法率控制在5%以下。
(三)2012年为巩固优化年。总结巩固前两年文明交通行动的成果和先进经验,继续在机关范围内开展行动。考核目标:
1、机关工作人员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达到100%。
2、机关车辆交通违法率控制在3%以下。
四、工作职责
(一)市人大办公室:组织牵头开展此次活动,落实文明交通行动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工作,并列入日常工作计划。
(二)机关工会:组织机关委室开展文明交通创建,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文明交通的表率作用,把文明交通行动实施纳入考核验收指标。
(三)机关事务管理科:协调落实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加强和各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与合作,按季度组织召开工作联系会,进行指挥、调度和监督落实。
五、活动内容
围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主题,重点组织开展以下四项活动:
(一)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即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人、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信号等文明交通行为。
(二)摒弃六大交通陋习。即自觉告别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等交通陋习。
(三)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即坚决抵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危险驾驶行为。
(四)完善六类道路安全及管理设施。即进一步完善机关院内安全设施和防护设施。
六、主要措施
(一)委室大联动。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的集中组织领导下,机关各委室按照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在宣传教育、秩序整治、设施建设等各方面联合行动,共同促进文明交通行动的顺利实施。
(二)宣传教育大发动。6月下旬,组织召开机关各委室参加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启动仪式,拉开行动序幕。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教育好本单位的人,管理好本单位的车。加强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三)督导考核大驱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监管,制定公务用车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日常管理、考核、抄告制度。将文明交通评价指标列为文明单位创建、市直量化目标考核,实行文明交通一票否决制度,单位车辆交通违法率超标、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和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不达标的,不得被评为各级文明单位和市直量化目标考核先进单位。领导小组要制定文明交通行动工作考核办法,定期对各单位、各部门工作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通报,通过日常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不断督导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七、工作要求
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愿望、直接面对公众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行动计划的实施牵涉到思想观念的改变、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方式的改变。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按照市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把这项活动作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提升机关工作人员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二)强化工作职责、整合工作力量。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抓起,确保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强化监督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考核。
(编辑 薛野)
(审签 李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