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在大会主席台前排就座的市领导有卿渐伟、曹儒国、刘本之、石谋军、张元英、张启祥、文承保、杨先平、石成林、肖燕芳、王孝山。
按照大会议程安排,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文浩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回顾、“十二五”总体部署、2011年工作安排三部分,报告内容全面细致、振奋人心,现场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总结“十一五”成绩时,陈文浩说:“五年来,全市经济总量翻了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00元,德山开发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连续两年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实现了100%的乡镇和8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湘商大会,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报告一连用了7个“过去的五年”,铺开了我市“十一五”期间建设成果的美好图画展——“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的五年”,“是基础条件加快完善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是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是民主法制不断加强的五年”。2010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5%。
在谈到“十二五”总体部署时,陈文浩强调“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中央宏观政策走向,紧跟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坚持“发展质量优于全省、发展效益高于全省、发展速度快于全省”的目标不动摇,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和城乡建设,更加注重促进民生改善、促进公平正义、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实力、结构调整、城乡建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新跨越。
2011年,我市将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建设现代城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大力推进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推进人民满意政府建设。在改善民生方面,我市要全面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任务,全力办好以下十件实事:1、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对所有城镇零就业家庭实施就业援助。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增参保80万人。3、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5元,达到178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2元,达到78元。改建扩建农村敬老院20所,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年1500元。4、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30所。5、新增廉租住房8000套,新增租赁补贴2000户;改造城市棚户区5560户。6、新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压减珍珠养殖面积5万亩,规范珍珠养殖面积6万亩。7、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建设蔬菜标准化基地5万亩;蔬菜农残超标率控制在6%以内;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食品中毒责任事故。8、改造市城区4个敞开式小区基础设施并规范物业管理,改造县市城区敞开式小区6个;改造市城区小街小巷70条,县市城区小街小巷40条。9、改造新建市城区农贸市场12个,改造新建县市城区农贸市场7个。10、硬化农村公路1000公里,改造国省干线公路危桥15座、县乡公路危桥15座。
下午,各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组审议,并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计划报告和财政报告进行审查。
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文浩作政府工作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本之主持会议
大会主席台
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国歌声中开幕
会场全景
(编辑 薛野)
(审签 唐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