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怀民为常德市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指挥部揭牌
11月9日上午,常德市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指挥部正式揭牌,同时召开首次调度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代理主任、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指挥部指挥长余怀民出席揭牌仪式并开展实地调研。
余怀民在调度会上指出,实施“四大行动”是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常德的创新举措,各成员单位要把工作落实到日常行动中。
她强调,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培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高低密切相关;各成员单位要尊重市场主体、关爱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主体,帮助企业与个体经营户解决难题。要强力推进工作,狠抓工作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常德市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实施方案》,工作举措要实在得力,要为全市市场主体提供慈母式服务。要加强考核强化督导。要按照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实行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要开展约谈并在全市进行通报。
揭牌仪式暨首次调度会后,余怀民一行又前往武陵区丹阳街道、湖南凯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安乡县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三期项目等地对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工作开展实地调研。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彭晛丹,市政府副市长杨成英、周代惠、余良勇,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李绍霞参加活动。
四大行动总指挥部
总指挥长:市委书记 杨懿文
招大引强攻坚行动指挥部
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 陈华
牵头单位:市招商促进中心、市工信局、市商务局
工作职责:负责统筹领导、指挥推进全市招大引强攻坚行动相关工作,研究确定招大引强工作重大事项和有关政策,研究提出全市招大引强工作规划、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协调落实需部门协同配合的重要事项。
目标任务: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集中力量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紧盯“三类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链,发展总部经济,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实的制造业项目,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产业研究院经济突破行动指挥部
指挥长:
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 徐永健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工作职责:统筹协调全市产业研究院经济规划建设、政策制定、招引联络、成果转化、评估考核工作,推动产业研究院经济跨越式发展。
目标任务: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实现产业研究院空间布局、平台创建、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引进重大突破。到2023年,规划建成常德产业研究院“1122”空间布局;到2025年,推进100家以上产业研究院挂牌运营,实现产业研究院发展成果“2551”目标。
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指挥部
指挥长: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代理主任 余怀民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工作职责:负责统筹领导市场主体培育相关工作,制定市场主体培育相关政策和工作计划,进行协调联动,开展评估考核,推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目标任务: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市场活力持续激发,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活跃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到2023年,全市产值过1000亿元企业1家以上、过100亿元企业5家以上、过50亿元企业10家以上、过10亿元企业50家以上、过5亿元企业200家以上。实现四大支柱产业、四大新兴产业总产值分别突破4000亿元、1000亿元。到2025年,力争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0万户,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数比值达到1∶3,其中规上企业达到5000家。
“五好”园区建设行动指挥部
指挥长:市政协主席 朱水平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工作职责:统筹协调全市园区规划定位、创新平台、产业项目、体制机制、发展形象等各项工作,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目标任务: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推动全市产业园区成为经济建设的引领区、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创新开放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奋力走在全市乃至全省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前列。到2023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5个园区进入全省30强;到2025年,各园区整体排名前移,一批园区进入全省“五好”园区先进行列,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全国综合评价排名前70位,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跻身千亿园区。
编辑:贺 潇
审核:薛 野
审签:陈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