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把手访谈」以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访常德津市市委书记黄旭峰

发布时间:2022-04-12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又是一年春来到,澧水河畔垂柳吐新、繁花似锦,一如常德津市这座城市处处涌动着的干事创业热潮。走进常德津市工业园区,车间生产加足马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共同奏响了产业经济发展的“春天序曲”。



黄旭峰接受本报专访。(冯顺前 摄)



当前,常德市委市政府发出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五好’园区建设”的号召,强调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在此背景下,如何让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更加激昂响亮?4月1日,津市委书记黄旭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津市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作风、最优质的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



津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紧盯“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目标,全力以赴、坚决落实,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坚定不移抓改革、提效能、优服务、促发展,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向优。



坚持重商亲商、开放包容,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坚持担当作为、探索创新。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推行刷脸办、掌上办,申报资料、办事流程、审批时限分别压减70.6%、71.3%、63.1%。人人都是津市形象、个个都是津市环境,全员抓宣传,全方位推介津市产业政策、政务服务、法治环境;全员抓服务,建立“驻企联企”制度,29名县处级领导、110名联络员、97家部门单位结对帮扶全市110家重点企业;全员抓监督,在聘请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的同时,导入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等多元监督主体开展监督,每半年组织一次社会评议。



在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下,津市于2020年荣获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县市区,2021年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省排名第2,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



担当尽责,实干笃行。黄旭峰表示,下一步,津市将坚决贯彻市委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重点围绕企业降成本,全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强化园区配套,着力降低生产成本。”黄旭峰说,生产经营成本是企业最关心、最看重的,也是企业来不来、投不投、好不好的关键。为此,津市将围绕“五好”园区建设,持续做实园区、做优配套,抓好港口、宁能热电、化工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四大优质要素的协同规划,加快配套工业污水处理厂三期、固废危废处理中心、防化消防站、危化停车场、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园区承载力、吸引力。



“强化金融扶持,着力降低融资成本。”黄旭峰阐述道,金融兴,则产业兴;金融活,则企业活。为此,将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高效沟通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试点、政银担贷等金融创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用好用活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做好本土重点企业扶持、优质项目导入。



“深化政务改革,着力降低制度成本。”黄旭峰介绍,津市将围绕政务质效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扎实推进“三集中三到位”,真正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三备案一办法”的“3 1”闭环作为模式,构建起涉企问题“必须做”的管理链条,压缩“不能做”的裁量空间,硬化“要做好”的刚性要求,倒逼干部主动跟进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全面取消涉企执法单位非税任务,对经济部门二级机构开展优化经济环境测评、专项巡察监督,推行涉企执法检查“一查二劝三改四罚五公开”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产业生态环境,着力提高产业效能。”黄旭峰表示,津市主要聚焦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抓好同业集聚和同链集聚,发挥好院士专家团队专业指导和科技支撑作用,把产业特色、产业生态做优做新。



“优化重商亲商人文环境,着力发挥干群动力。”黄旭峰满怀信心,我们响亮提出大园区、大港区理念,要求全市干部群众将津市全域,作为一个大园区、大港区来运营,人人争当园区、港区的建设者和服务员。



来源:常德融媒

作者:熊夏明     李张念


编辑:余帅璋

审核:薛   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