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专题策划>环保世纪行>详细内容

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石门探索解决问题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1-07-09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7月6日,常德市2011年环保世纪行组委会来到石门参观调研石门污水处理厂和刘家湾垃圾填埋场项目。

  据了解,刘家湾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是全省104个垃圾场重点项目之一,该填埋场占地210亩,总库容为260万立方米,按每天处理320吨垃圾算,可以使用20年。目前该项目已投资3355万元,完成了一期防渗膜的铺设,渗滤液处理车间主体工程也已完工,已展开第二期垃圾转运工作,整个项目预计在11月底就可以全面竣工。

  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堆放了部分垃圾的填埋场并未出现臭气冲天、蚊虫漫天飞舞的状况。建设单位表示,这是因为填埋场使用了一种生物制剂来除臭、抑制蚊虫的繁殖。因此环境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像一般的垃圾场一样恶臭扑鼻、蚊蝇满天飞。

  据悉,石门县城周边乡镇垃圾处理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 的模式,把城市周边农村垃圾集中运往城市统一处理,边远乡镇则通过科学选址进行卫生填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皂市镇,由镇长负责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整治,同时镇财政投入百万余元建设垃圾中转站、垃圾围和购置环卫设备,并在每村配备1至3名保洁员定时定点收集垃圾运送中转站,使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效并于2010年被评为“省级生态镇”。

  

图为垃圾处理场现场

(编辑 薛野)

(来源 尚一网 曾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