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专题策划>环保世纪行>详细内容

【环保世纪行】盘塘: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

发布时间:2012-05-31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529日,“常德环保世纪行活动”2012年度集中新闻采访团抵达桃源县盘塘镇,这是一座位于桃源县东北部的小镇,汽车沿途经过的通村公路干净整洁,周围空气清新,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亮点频频hellip;hellip;

  采访团第一站到达的是常青村海螺三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天蓝、地绿、水清、景秀”的宜居小区风貌:小区基础设施完备、道路全面硬化、垃圾收集池统一,太阳能路灯挺立,到处绿树成荫。这里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房,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修建了沼气、四格式污水净化池,村民用上了环保的沼气、干净的厕所hellip;hellip;海螺三组居民袁奶奶今年已经79岁,在这里居住了60年,她亲眼见证了村里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前,村里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垃圾随处可见,居民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近两年内,村里为每家每户发放了统一的分类垃圾桶,村民每天都会将垃圾分类投放入桶,村组定期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袁奶奶说,以前不知道垃圾怎么分类,村里发放了宣传册和资料卡,在村民中普及基本的环保常识,大家懂的多了,现在也知道怎么进行垃圾分类了。在与镇长和村里主要负责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在连片示范区内,农户会将垃圾自行减量,将可以进行沤肥的垃圾集中到沤肥池中进行回收,产生的沤肥施入到菜园、果园中,剩余的垃圾再分类投递,村组收集人员统一入户收集,收购网点将可回收垃圾集中回收,不可回收垃圾进入村组垃圾池,由清运车集中将不可回收垃圾运至填埋场填埋。这种“户分类、村集中、乡镇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减少了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和水体的影响。

海螺山风貌

海螺山宜居小区

居民家中放置了分类垃圾桶

垃圾填埋场渗液管

  对于农户生活污水的处理,示范区探索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模式。饲养了家禽家畜的农户家中,村组统一新建了10立方米的沼气池,家禽家畜的排泄物和生活污水引入沼气池中,所产生的沼气被有效利用,沼液、沼渣成为果园、菜园的肥料。同时,每家每户兴建四格式污水处理系统,不被利用的沼液、沼渣通过四格式污水处理系统对尾液处理后排入沟渠。没有饲养家禽家畜的农户,家里产生的生活污水也可以通过四格式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生活污水的处理。有了这些措施,海螺山村组自然山青水绿、环境宜人。

  和常青村分散处理生活污水的情况有所不同,采访团来到朱家岗墟场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欧式建筑风格的小木屋原来是村里新建的集中式污水处理站。由于朱家岗墟场农户比较集中,整个墟场有80多户农户,因此,集中式污水处理方式更适合这里的实际情况。这个处理站可达到每天80吨的污水处理能力,对改善整体环境质量功不可没。

朱家岗集中式污水处理站

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工作流程

  朱家岗村村支书热情地为记者们介绍,环保工作抓到位后整个村环境面貌发生改变,农户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好的环境也为朱家岗村带来了现实收益,烟草、茶叶种植企业看重这块地方,愿意在此处投资,产业发展起来了,整个村的村民收入大大提高。朱家岗的例子着实印证了一句话:环保做得好,经济效益才上的去。

  在当地环保等部门的带领下,记者们来到王家垱村水库,这座水库水域面积800亩,蓄水量385万立方米,为1.5万人提供了饮用水源。经过全面禁止投肥养鱼等措施,目前,该水库水质已从去年的三类达到Ⅱ类标准。水库清澈的水源和周围葱郁的植被、青山形成了一幅绝美的清新图画。

朱家岗水库现状

  环境好是财富也能创造财富,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这在青草岗村得到了证实。当地村民把记者领到了一片正在生长的金银花地里,得意地介绍起这片即将发挥效益的土地来历:湖南天霜有限公司在青草岗开发丘岗2400亩,全部栽种金银花和优质油茶,计划用5年时间把青草岗村打造成为生态农业示范村。村里的老百姓都看好这一项目,对未来村里的发展充满信心。村里负责人向记者发出邀请,“3年后再来我们村,这里定是一片金银花和优质油茶的海洋。”

正在生长的金银花

  新农村建设与环保工作相得益彰,“优美、宜居、生态”盘塘让新农村面貌发生了改变,带动了经济效益,为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了实惠,农户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调动,这大概也是在新农村建设最好的见证。

(记者 薛野)

(审签 李宏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