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专题策划>环保世纪行>详细内容

细颗粒物和酸雨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4-05-27 信息来源:市人大办 浏览次数: 【字体:

  人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生命活动。一个成年人通常每天呼吸2万多次,吸入10~15立方米的空气。因此,空气的清洁程度与人类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在当前工业化的进程中,大气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势必给人类健康造成各种影响和威胁。在各种大气污染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PM2.5(细颗粒物 )污染和酸雨问题。
  一、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是PM2.5的中文名称,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这些颗粒如此细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人类纤细的头发直径大约是70微米,最大的PM2.5的直径也只有头发的1/28。研究表明,PM2.5可以作为各种其它污染物的载体,易被人体吸入并沉积在肺泡内,因此它们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可小觑。
  细颗粒物的来源可分为两个方面mdash;mdash;自然原因和人为排放。自然界的风沙尘土、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均可产生大量颗粒污染物,其中就包括细颗粒物。据北京研究结果,沙尘暴颗粒物中粒径小于2.1微米的占总量的16.1%。人为排放是细颗粒物的最主要来源。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使用的各种燃料如煤炭、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和石油的燃烧,公路扬尘、建筑扬尘等都是城市大气中PM2.5的重要来源。此外,吸烟所造成的烟草烟雾是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研究认为,PM2.5的健康影响主要在四个方面mdash;mdash;损害呼吸系统、诱发心血管疾病、致癌、提升人群死亡率。大量PM2.5进入肺部可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受到损害,使人群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的危险大大增加;PM2.5还能通过一定损伤机制引起心律不齐和血栓形成,使人群心肌梗死的风险加大;PM2.5携带的多环芳烃是致癌性很强的环境污染物,被认为和城市居民近些年来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飙升有关;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与人群的总死亡率水平相关,研究发现其浓度的升高伴随着人群总死亡率的提升。
  目前所有研究均未能发现大气中颗粒物(含PM2.5)对健康影响的阈值,故各国制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不一,对PM2.5的浓度限值(24小时平均),美国和日本设定为35微克/立方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为25微克/立方米,我国设定为75微克/立方米。
  PM2.5也是我市的主要污染物,目前环保部门已经开展环境监测,有关结果可以实现网络实时查询。控制PM2.5污染的措施主要有:改善能源结构和燃料结构,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改革生产工艺,减少粉尘、烟尘排放;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发展区域集中供暖,减少分散烟囱;加强对工地、道路扬尘管理,搞好裸露地面的绿化和铺装。但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笔者认为,先开展必要的本底调查,弄清本市PM2.5的主要来源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是有的放矢、提高控制效益的关键。
  二、酸雨
  在没有大气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降水(包括雨、雪、袍、雹、雾等)的pH值在5.6~6.0之间,主要受大气中二氧化碳所形成的碳酸的影响。当降水的pH值小于5.6时称为酸雨。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区,酸雨污染较为严重。我国已经形成三大酸雨区mdash;mdash;西南酸雨区、华中酸雨区、华东沿海酸雨区,我市位于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华中酸雨区内,酸雨也是我市的主要环境卫生问题。
  酸雨的形成主要受进入大气环境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影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过程中的排放、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的使用是酸雨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据多年监测结果判定,我国的酸雨属于硫酸型酸雨,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污染造成。
  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土壤和植物产生危害。通过侵蚀植物叶片和降低土壤肥力等机制,使森林死亡、农作物减产。其二是影响水生生态系统。酸化的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活性减弱,水生植物的叶绿素合成降低,进而造成浮游动物种类减少,鱼贝类死亡。其三是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酸雨能刺激机体皮肤粘膜,造成不适和病变;酸雨还能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溶解度,加速其向水体、植物和农作物的转移,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其四是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等,降低其社会价值和使用寿命,并导致维修费用的增加。
  预防酸雨产生的方法主要有:开发新能源,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运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倡导绿色出行。
  值得提出的是,细颗粒物和酸雨污染问题是当前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集中体现,它们还和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以及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疾病控制、食品安全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每个市民都要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主人翁意识,在保护环境方面有所作为。

(编辑 薛野)

(来源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聂俊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