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专题策划>全民健康行>详细内容

2010年常德农民健康行新闻采访行记

发布时间:2010-06-25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建立农民健康教育示范村 以点带面保障农民健康

——2010年常德农民健康行活动系列报道之汉寿篇

  本网6月22日讯(记者 薛野)今天上午,常德农民健康行新闻采访团在活动组委会主要负责人带领下深入汉寿县,集中采访该县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采访团先后到了汉寿县沧港镇金龙村和龙阳镇双板桥社区,据县健康教育所负责人介绍,金龙村和双板桥社区是农民健康行健康教育示范村和示范社区。汉寿县共建立了相关示范村(社区)34个。县健康教育所协同疾控中心编印了以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寄生虫病等重大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读本,在各社区(农村)发放,广泛宣传预防保健知识。同时,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了送医药送健康知识活动29余次,派出医务人员160人次,发放药品15万多元,诊治病人4000余人,健康咨询14000人,发放宣传资料28万多份。

  在沧港镇金龙村义诊现场,记者看见不少村民前来就诊,义诊医生耐心的解答村民的健康问题,为村民做基础身体检查,并建立了规范的农民健康档案。目前,档案建成率已达26.7%。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动员全村居民认真学习健康知识,自觉开展“农民健康行”活动的具体措施,由党员干部包组、分担责任制抓健康教育等硬措施下,该村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实现了由血吸虫高发区到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一致为零,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发病率降至0.8%的转变。

  在双板桥社区义诊现场,前来咨询和就诊的居民自觉排队就诊,在接受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免费领取了基础治疗药物。无论是义诊区、咨询区还是健康知识阅览区,都有络绎不绝的群众。大家纷纷表示,义诊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关注农民健康、切实保障农民健康的力度。“农民健康行”活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形式。

农民健康行组委会主要负责人在乡镇卫生院查看健康教育资料室

发挥新农合基金效益 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2010年常德农民健康行活动系列报道之桃源篇

  6月23日,常德农民健康行组委会组织新闻采访团队到达桃源县,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组织开展农民健康教育”这一主题,继续今年“农民健康行”集中采访活动。活动活动

  记者一行对桃源县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情况、新农合工作情况以及办好“孕妇学校”,确保孕产妇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分组采访。采访中,湖南省儿童医院成功救治的4岁儿童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采访对象是一个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桃源县浯溪河乡人,在出生一个月后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室间隔缺损。今年5月21日,在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项目试点定点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的救治下成功出院。这也是桃源县第一例在新农合制度保障下,免费救治并顺利出院的先心患儿。记者看到他的时候,孩子已经开始在外婆的怀里活碰乱跳了。根据今年4月印发的《湖南省农村儿童先心病免费医疗救治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的基本思路,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以公立定点医院为平台,为农村参合先心病患儿实施免费手术。全省今年计划1500例免费医疗救治手术。开展免费医疗救治手术是改善民生、为民解困、为农村患病儿童减轻疾病痛苦的有效手段。

  自2007年元月实施新农合制度以来,桃源县以基金管理有重点,以费用控制为核心,以农民得实惠为目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农合参合率越来越高,农民受益面越来越宽,参合农民受益度越来越高,县内定点医疗机构越来越规范,农民住院医疗费用越来越低。新农合在保障农民健康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镇卫生院解决村民看病难

——农民健康行活动之鼎城篇

  6月24日,农民健康行新闻采访团来到鼎城区唐家铺乡。驱车前往的过程比想象中艰辛,因为交通不便,加上天气炎热,采访团经过足足一个小时的车程才到达目的地。刚下车,就看见唐家铺乡卫生院的医生在为村民义诊。

  义诊中的村民大多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义诊基本上每月都有一次,医生细心、耐心地为村民作基础检查,发放日常药品,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有了义诊,遇到常见病时不用大老远去市里去看病了。唐家铺乡离市区较远,村民出行不便,义诊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而且定期接受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健康意识。村民对这样的活动表示十分欢迎和感激。

  随后,采访团来到唐家铺乡卫生院,这个规模并不算大的卫生院里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在中医门诊处,还排起了等候看病的长队。记者注意到,前来就诊的病人除了当地村民还有不少来自外地,他们都是特地前来,拜访卫生院里赫赫有名的老中医——何医生。出于好奇,记者走进病房,目睹了这位老中医的庐山真面目。今年63岁的何雨初医生,已退休3年,长期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为他赢得了病人的认可和信任,长期以来,日求医者达到50余人次,病房里的病人都称赞和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病人痊愈是我最大的愿望和成就感”——在记者问询他为什么退休后还要坚守岗位时,何医生如是说。

  何医生用它擅长的中医术为农民解决健康难题,在偏远乡镇的小小卫生院里,用他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帮助农民远离疾病的困扰,使村民看得起病、买得起药、及时医治病患。正因为有这样兢兢业业的医务工作者们,他们扎根农村,不求名利,默默耕耘,为农民健康保健献出毕生精力,农民健康才有了保障。

唐家铺义诊现场

农民健康行活动转站武陵区 体验药品零差价试点运行情况

  6月25日,常德农民健康行活动走进武陵区几家社区街道卫生院,对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情况进行集中采访。

  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在柜台前买药的两位老大爷告诉记者:“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以后,我们买药更便宜。治病更方便了。”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基本药品零差价制度”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今年起我市在武陵区和安乡县实行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试点,在以上两区先行实施基本药品零差价试点工作。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4个多月来,城西卫生院中心门诊的人增加了20%,而药品收入却下降了40%,几个月来让利于居民药品费达10万元。记者从卫生院提供的零差价售价对照表中看到,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经过零差价政策调整后,药品价格下降幅度明显,如阿奇霉素分散片(0.25*6)销售价格由实行前的18.5元下降到2.8元。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的让利和实惠。(乡镇)社区卫生院为保障农民健康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后,记者又先后来到南坪乡卫生院和高车乡卫生院采访,这两所卫生院也都在有效实行着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试点工作将在我市逐步推开,这有利于恢复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是医疗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民生工程不断深入推进的体现。

组委会负责人询问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试点情况

(编辑 薛野)

(审签 李宏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