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专题策划>全民健康行>详细内容

澧水河畔再送“瘟神”

发布时间:2011-07-11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澧水河畔再送“瘟神”

mdash;mdash; “农民健康行”之临澧篇

  7月,酷暑难耐。临澧县合口镇澧水河富强村河段,水面波光粼粼,此情此景很诱惑人下水“凉快凉快”。然而,堤岸上的巡逻人员唐伟马上警告记者:美丽如画的碧波绿水中,很有可能潜伏着肉眼看不到的威胁mdash;mdash;血吸虫。

  这得追溯到2006年6月,富强村2名小学生在澧水河外滩捕鱼捉虾搞烧烤,用美味犒劳自己,后来竟出现发热、肝肿大等一系列症状,最终的检查结果竟为急性血吸虫病!澧水河历来无钉螺生长繁殖,这一发现让临澧县血吸虫防治医院的专家大吃一惊。随后,经过查螺队伍的细致调查,竟在澧水河找到了3处有钉螺的地带,从此结束了澧水河无钉螺的历史。

  血吸虫的可怕,对常德汉寿、津市等地的湖区居民来说早已耳闻目睹,预防知识也熟记于心,下水前总会多个“心眼”。然而在临澧这个丘陵地区,居民对于2006年以后出现的“新情况”显然有些“后知后觉”,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在湖区,钉螺距居民的居住区距离可达几十里之远,不容易造成威胁,只有专业捕鱼和放牧的人才会去冒险。而眼前的这条澧水河,距居民的家实在太近了。

  临澧县合口镇芭茅村一位村民表示,自己祖祖辈辈都在河里洗衣,“现在也一样,有些人明明家里有自来水管,偏偏要到小河、水渠里洗衣洗菜。”还有些学生放暑假了,在小河里游泳、戏水、捉鱼摸虾,玩得不亦乐乎,这都容易感染血吸虫病。水中血吸虫的尾蚴焦急地等待着“猎物”,就像饥饿的老鼠对大米的期盼一样,只要人畜下到这样的水中,不管你是胖子还是瘦子,10秒钟它就会钻进你的皮肤,大量贪吃人体红细胞不够,还疯狂地在人体内制造毒素hellip;hellip;据临澧县血防医院统计,2006年以来,先后有800多人在澧水河感染血吸虫病,其中35例患者为15岁以下儿童,2例为急性血吸虫病。澧水河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

  由于澧水河线长面广,地理环境复杂,两岸荆棘、芦苇、杂草丛生,水位常年变化不定,灭螺工作非常困难。地处澧水中下游的临澧县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灭螺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宣传教育群众的同时,还极力阻止群众在有钉螺的地方下水。尤其今年力度最大,各学校均与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把“不要在澧水流域有钉螺的地方下水放牧”作为特别提示,芭茅、富强这两个有阳性钉螺的村子更是作为禁令,并有专人在疫水区“把守”,这一办法取得很大效果。据统计,近年来患者明显减少,尤其是今年1至6月,临澧县尚未出现新感染的血吸虫患者(去年同期为5例患者)。

  “我今天负责在澧水河富强村定点把守,而我的同伴则骑着摩托车沿澧水河北岸流动巡逻!”唐伟说完澧水河的血吸虫历史后,又跟记者聊起了他手头的工作,“今天早上6点多,我就阻止了两个在河里捕龙虾的村民!”唐伟说,劝小朋友比较容易,但个别“讨生活”的村民捉鱼摸虾不好劝。此时他们就会提供防护药品和用具,并进行登记,今后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也可预防性服药“补救”。

(编辑:曾环石)

(来源:常德晚报 蒋文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