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纸船明烛再送“瘟神”
夏日的澧水大堤临澧新安合口段,没有水情,却有人顶着烈日往来巡逻。这是临澧县血防院为防止村民感染血吸虫病、劝阻群众下河游泳捕鱼而采取的最人性的办法。7月6日,记者在大堤上见到了巡逻值班的医生唐伟,他说:“我们的巡逻从4月开始,一直到10月结束,百日百天,风雨无阻。”
2006年6月2日,临澧血防院收到一例发热病人,合口镇富强村2组12岁的小学生邵家财,因发热、乏力、食减7天,在当地医院诊断不明治疗无效,由其父护送人院。据患儿自述,5.1假期曾下澧水河及周边池塘捕鱼捉虾,该院根据症状经粪检确诊为血吸虫病。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县已经基本消灭的血吸虫病,因98年后连续几年洪水泛滥,残存的钉螺扩散,疫情回升,送走了的“瘟神”又死灰复燃!县血防办立即上报省市卫生部门,一场持续围歼血吸虫病的战役在临澧打响。他们立即进行个案追踪调查,查清患者同行者及其可能感染的场所,感染方式,感染人群;查找阳性钉螺,确定易感地带。与湖区血吸虫病不同的是,湖区血吸虫远离人群,而临澧血吸虫就在澧水河北岸沿线7个村,该地区人口稠密,接触疫水频繁,感染机会大。县血防办根据这一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走群众路线全民防治,连年召开7个村支部书记、村血防医生、疫区乡镇卫生院院长、血防专干会议,签订签订防治工作目标责任状,发放告村民书和血吸虫病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对中小学生进行血吸虫病警示教育,与电影公司签订协议,在疫区乡镇放映血吸虫病防治科教片,在易感地带设立警示牌和流动哨卡。唐伟值班的哨卡,一设5年,铁了心要和血吸虫病斗争到底。同时,对澧水河易感染地带、新安合口两镇的沟港水系,反复进行灭螺灭蚴,畜牧部门也对牲畜进行查病化疗,禁止在有螺地带敞放牲畜。由于群众觉悟,加以持续不断的围歼防治,感染人群逐年下降,2006年至2009年感染800多例,2010年仅发现5例,今年没有一例感染。
(编辑:曾环石)
(来源:常德日报 蔡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