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大医院 小病小医院——基本药物制度助病患分流
家住津市保河堤52岁的张女士,以前一直在保河堤卫生院看病,她患有心衰等疾病,还因肺部问题咳嗽5年。这几天,她照例去卫生院配药,竟然发现自己常用药物有3种配不到。空手而归的她按照医生的推荐,最后去了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配药。
近日,记者跟随农民健康行队伍来到津市保河堤卫生院。“以前我们乡镇卫生院,为了不让患者流失,什么病患都会接诊。”院长胡振彬介绍,自从津市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卫生院的用药受到了限制,最直接的是不能做二类以上手术、心脏病等大型手术了,此类患者都被转诊到了大医院。
“虽然我们流失了大手术病人,但是小病门诊的患者却明显增多。”胡振彬介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卫生院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再加上津市新农合很“给力”,门诊每年可报销200元,以前有些患者为省钱拖着小病不治疗,现在都积极治疗。保河堤镇的杨老,患有老年慢性病支气管炎,以前两盒药物要花上几十元,现在只要两元多一盒,没事经常来卫生院治病。
据介绍,仅今年上半年,津市保河堤卫生院就向上级医院转诊了90人次大病患者,但是却增多了2418个门诊小病患者,充分满足了群众的就医需求。
(编辑:曾环石)
(来源:常德晚报 蒋文辉)